正文 第39章 附錄2(4)(1 / 2)

精彩的與成功的

很多人都想做成功的人,把生活過得精彩些。但畢竟太難了,成功的能有幾個呢?一個人,首先要學會忍受失敗,才能經得起挫折;要懂得擁有平常,才能更好品味生活。

成功的涵義裏應該多帶一些大眾化、平民化、生活化的色彩。按照這一思路,我想給成功下的定義是:賺夠了買電腦的錢,改善了鄰裏關係,實現了旅遊的計劃……這些都是成功啊。別小看普通人在普通日子裏的這些點點滴滴的“成功”,它們使社會因穩定而祥和。

如果人有好多輩子可以活的話,可以隨意選擇,我會在每一生每一世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於世間事物,我想多了解些,多經曆些!我想念許多的書,探訪許許多多的國家,經曆許多次冒險;我想畫美麗的畫;我想寫一本書,我想有一片玫瑰園,我想有一個遊泳池;我想讓親愛的爸爸媽媽樂……。那麼,我會永遠保持一顆不倦而易於感受的心,保持萬水千山走遍的豪情,保持夢想與嚐試的勇氣。這樣縱然我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擴展它的寬度。

就像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說的那樣:“我是不會選擇去做一個普通的人。如果我能夠做到的話。我有權成為一個不尋常的人。我尋找機會,但我不尋求安穩。我不希望在國家的照顧下成為一名有保障的市民,那將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義的冒險,我要夢想,我要創造,我要失敗。我也要成功。我拒絕用人格來換取施舍:我寧願向生活挑戰,而不願過有保證的生活;寧願要達到目的時的激動,而不願要烏托邦式毫無生氣的平靜;我不會拿我的自由去與慈悲作交易,也不會拿我的尊嚴去與發給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決不在任何一個大人物麵前發抖,也不會被任何恐嚇所屈服。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驕傲而無所畏懼。我勇敢地麵對這個世界,自豪地說:我想要的,都盡力去做了。有很多很多已經做到了。”摘(自美國《時代周刊》)

過程也是成功,不論結果如何,過程總會給人身心的愉悅和心靈的撫慰,從這個意義上說,過程也是成功,有了對目標的關注,目標的魅力就不會因為順利和坎坷而衝淡,他們的渴望也不會因為困難和艱辛而阻塞,我們會一路欣賞著自己創造的風景撫平傷口向前衝刺。

為成功而前行,就像去一個遙遠的聖地,可你千萬不能半路放棄。也許成功就在幾步之外。要想成功,機遇也很重要,雖然它在很大程度上帶有隨意性。可沒有誰注定“天庭飽滿”,也沒有誰注定“總走背運”。隻要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追求,還是能改變這隨機的概率。要知道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最重要的是……

每個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還有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這就是追求本身。我寧願做一個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願是一個不再追求的成功者。如果說成功是青春的一個夢,那麼,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個心靈年輕的最好證明。誰追求不止,誰就青春長在。一個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結束的。

在精神領域的追求中,不必說世俗的成功,社會和曆史所承認的成功,即便精神追求本身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的目標。在這裏,目標即寓於過程之中,對精神價值的追求本身成了生存方式,這種追求超越於所謂成敗。一個默默無聞的賢哲也許更是賢哲,一個身敗名裂的聖徒也許更是聖徒。如果一定要論成敗,一個偉大的失敗者豈不比一個渺小的成功者更有權被視為成功者?能被失敗阻止的追求是一種軟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種淺薄的追求,它證明了目標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