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天
春天是一年的第一個季度,北半球為公曆3、4、5月,而南半球卻是在9月開始,11月結束。如奧地利。氣候學上以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為春季的開始。春天氣候溫暖適中,萬物生機萌發,氣候多變,乍暖還寒。
春天到了!快,和小夥伴一起,去聆聽鳥兒的歌唱,去感受花朵的芬芳,去和風兒一起把風箏拽上天空吧!
春季雖是肝病高發季節,但也是所有生物[6]推陳出新,生氣盎然的季節,人的肝氣也開始旺盛,排濁氣,暢氣血,是調肝養肝的好時機。故,中醫有“春宜養肝”之說。春季開啟了一年生命活動周期的序幕,養生應以養肝護肝為先。
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氣更加旺盛,導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而甜味食品能夠增強脾胃之氣,有益健康。因此,春季飲食要增甘減酸,甜味食品中,大棗是不錯的選擇。
夏 天
夏天是一個熱得滿頭大汗的季節,遊泳是很好的避暑方式哦!當然,夏天還有很多好吃的水果呢!
夏天,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英語為summer,是北半球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我國習慣將立夏作為夏天的開始,氣象學上的夏季要推遲到立夏後25天左右。古人把農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曆6、7、8三個月當作“夏天”。西方人則普遍稱夏至至秋分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12月、1月和2月被定為夏季。科學的劃分方法是平均溫度22℃以上為“夏天”。據此,當平均溫度持續低於22℃時即為夏天結束。
夏季(summer),四季中第二個季節,又名“昊天”。
氣象學上的夏季大約要推遲到25天左右,它是以氣候炎熱的6、7、8月為夏季。每年5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45°時開始,到立秋結束;西方人則普遍稱夏至至秋分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12月、1月和2月被定為夏季。
6月21或22日為夏至日,那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以北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出現極晝現象。
中國習慣把立夏作為春季的結束,夏季的開始。
在中國,夏季從立夏開始,到立秋結束;中國的一些地區則為夏至至9月份。日本通常將6月、7月、8月訂為夏季。在北半球一些地區則稱夏至至秋分為夏季。在南半球,一般將12月、1月和2月訂為夏季。
炎炎夏日的夏季,各類生物已經恢複生機,大都開始旺盛的生命活動。很多生物會在夏季繁殖後代,各種動物選擇夏季交配、生育,植物競相開花結果。這主要是由於在夏季氣候最熱,各類食物豐富,而且對於卵生動物,卵更易於孵化[1]。
夏季的花朵:荷花、石榴花、牡丹花、梔子花、夏(杜)鵑、朱頂紅、倒掛金鍾、三色堇、芍藥、梔子花、月季、薔薇、石榴花、荷花、馬蹄蓮、米蘭、金蓮花、白蘭花、木槿、合歡、百合、蜀葵、玉簪、桔梗、半支蓮、淩霄、曇花、山丹、紫薇、紫茉莉、牽牛花、鳳仙花、萬年青、萱草、八仙花、五色椒、夾竹桃、大岩桐、茉莉、美人蕉、江西臘、金銀花、飛燕草、四季海棠、令箭荷花、扶桑、無花果等也都是夏季開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