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我女朋友,但我和她經曆了人生中最難忘的一部分。
90後這一代人其實真的挺不容易的,我們上學時候就經曆了各種教育改革,步入社會工作又恰逢互聯網高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部分人的社會適應性都在遭遇嚴峻的挑戰,麵對這些挑戰有人逃避也有人迎難而上漸漸的,一部分人變成了大家口中的死肥宅,也有一部分人變成了創業者、夢想家,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隻能接受社會分工的安排安分守己的找份自己能做的工作,然後自我安慰的說至少我心裏還是存在那麼一絲絲夢想的,人的一生起伏不定,現在的風平浪靜並不代表以後也會平平淡淡。
我和阿文大概就是最後的這群人,畢業之後老老實實地找了一家大公司朝九晚五的搬著磚,薪水不高但至少能夠養活自己,假期不多但至少還能打個遊戲,與這群人稍有不同的是,我們還沒有適應每天要早起的生活,上班遲到也成了常態。
我和她是大學時候認識的,當時剛認識她的時候就覺得這妮子挺禮貌的,也覺得可能台灣人都這樣吧,但這麼久的時間相處下來覺得她真的挺見外的,對誰都一樣。也偶爾覺得她挺神經質的,對一些東西超敏感,特別是對身邊人的一些小毛病,她往往會提出挑剔和苛刻的要求,我想這麼會作的性格對於她的職業來說應該算是好事吧,對了,忘了說,我和她都是學設計專業的,而畢業後她繼續從事設計而我則是在同一家公司找了一份相對輕鬆的文案工作,之後我們一起經曆了很多精彩的事情,也經曆了很多難過的事情,她的離開也是我很久以來的心病,不過最近終於有了答案。
我對她的映像大概也是好幾年前了,那時候她還是那麼一個涉世未深的大學畢業生的形象,見到陌生人就臉紅,如果這個陌生人顏值欠佳,一轉頭就會把這人數落的一文不值,看到帥哥也臉紅,一轉頭就開始各種yy,性格非常古怪。但出乎意料的是,擁有這樣性格的人居然人際關係還不錯,在我看來她除了身材好一點之外也沒別的啥優點了。不過時間已經衝淡了我們當時的大部分回憶,或許再過段時間她在大街上和我打招呼我都要猶豫一下再回應了,而就在記憶鏡頭淡出焦點的時刻,她來到了我的城市,找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