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一手地產,一手紫檀:華人女首富陳麗華的成功人生(4)(2 / 3)

酷愛傳統文化的陳麗華是不折不扣的“京劇迷”。1988年的一天,她和朋友到中國京劇院會客唱戲,恰巧遲重瑞也在那裏,兩人就這樣認識了。後來,他們還曾一起客串過幾出京劇。陳麗華感覺遲重瑞為人很誠懇,是個值得交往的朋友,不過,當時她並沒有往別的地方想。京劇院一個朋友覺得他們兩個很合適,便毛遂自薦當起了月下老人。可是陳麗華剛開始卻並不同意,她覺得自己比遲重瑞大十多歲,他們並不合適。可是這位朋友不死心,又去說服遲重瑞。就這樣,在朋友的多次說和下,兩個本就彼此有好感的人開始了交往。

剛開始交往的時候,遲重瑞總是提心吊膽,擔心被別人發現。陳麗華問他為什麼會這樣,遲重瑞說出了自己的擔心:“咱倆的事,劇院裏已經風傳開了,有人說我傍大款,有人說我吃軟食兒,難聽極了。”的確,一個女富豪,一個男明星,他們的身份注定了會被人“說三道四”。聽了這話,陳麗華也覺得很難過。不久之後,她向遲重瑞提出了結婚,因為她知道,隻要這樣才能讓那些謠言不攻自破。就這樣,在相識兩年之後,他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有些風言風語卻並沒有因為他們的結合而停止。後來,遲重瑞也看開了,演戲能演一時,不能演一世,時間會說明一切。走好自己的路,過好自己的生活,這就夠了。婚後,兩個人過著忙碌而充實的生活。

如果說陳麗華和遲重瑞是結緣於京劇,得助於朋友的撮合最終才走入婚姻殿堂的,那麼,他們婚後幸福的生活則跟紫檀有著莫大的關係。原來,遲重瑞也一直對古典家具情有獨衷,這一共同愛好為他們的幸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婚後,兩個共同癡迷紫檀的人開始一起為這份共同的事業而奮鬥。

時間飛快滑過,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陳麗華和遲重瑞從香港回到北京,先後投建了一係列地產項目,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隨著地產事業的成功,夫妻二人擁有的紫檀家具和各種紫檀器物也越來越多。這時候,他們萌生了一個想法:這樣好的東西,如果隻留著供自己欣賞太可惜了,應該建一個博物館,把這些紫檀家具陳列在裏麵,向世人展示,這樣才不會辜負了它們。於是,在1999年,中國紫檀博物館誕生了。

中國紫檀博物館建成後,陳麗華任館長,遲重瑞任副館長。轉眼十幾年過去了,從“遲老師”變成“遲總”的遲重瑞,一直認為自己算不上是真正的商人:“真正商業上的事務還得靠我的夫人,都是由陳麗華和她的兒子趙勇去做的。做紫檀家具,經營紫檀博物館,我基本還是沒有離開藝術的。博物館並不賺錢的,每天的電費、清理費、服務人員的開支等等都需要很大的開銷,好在我們的企業大,有足夠的資金來養這個私人博物館。”從遲重瑞的話裏可以看出兩層含義,其一,他們對紫檀博物館的付出心甘情願;其二,他們的夫妻感情和睦如初。

2011年,遲重瑞在接受一次采訪時這樣說過:“有很多人都問我,跟陳麗華在一起,她那麼強勢,那麼能幹,年齡又比你大,你有壓力嗎?而我確實沒有感覺到壓力,從1990年結婚到現在,我們在一起21年了,我們甚至都不覺得有這麼長時間了。我們經常在一起感歎:怎麼這麼快,21年都過去了!我想首先是因為我們的感情沒有發生任何問題,另外我們本身都有事業心,都在整天忙碌著,所以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遲重瑞對這段婚姻投入的感情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