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享受精彩的未來(4)(1 / 3)

清除“思想垃圾”

英國南方某城市的垃圾場上矗立起了一座富麗堂皇的購物中心。很多年前,誰也看不出那兒除了能作垃圾場還能幹什麼。然而大約10年前一些有遠見卓識的市民看出那兒能建成一個美麗的購物中心。他們立刻停止在那傾倒垃圾,並開始清掃過去的垃圾,直到把這塊地方鋪整為平地,在上麵建成了一個宏大的購物中心。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頭腦中也堆放著一些“思想垃圾”,但這並沒什麼可怕的,隻要你能清除它,從頭開始,你就會“重獲新生”。挫折與失敗的“垃圾”都已被清除,我們需要的是享受美好的明天。

人生之路,一帆風順者少,麵對挫折和失敗,惟有拋棄“思想垃圾”,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才是正確的選擇。其一,做到堅忍不拔,不因挫折而放棄追求;其二,注意調整並降低原先脫離實際的“目標”,及時改變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來激勵自己;其四,采用自我心理調適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徹底清除“垃圾”,就要善於挖掘、利用自身的“資源”。雖然有時個體不能改變“環境”的“安排”,但誰也無法剝奪其作為“自我主人”的權利。應該說當今社會已大大增加了這方麵的發展機遇,隻要敢於嚐試,勇於拚搏,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嚐試快樂的機會。

生活中,你可以選擇痛苦,也可以選擇快樂。如果你哭,你真的會傷心起來,好像你的一切都是一場悲劇。我們為什麼不對自己微笑呢?丟掉人生旅途上不必要攜帶的行李,輕鬆一些,對自己微笑,也對別人微笑,不管有沒有理由,隻要發自內心,經常試一試,你會慢慢地高興起來。你甩掉了“思想垃圾”,就會在人生的競技場中取得勝利。

生活本身就是在許多的辛苦和煩惱中存續的。人活著就必須麵對各種各樣的痛苦,從痛苦中了解人生的真諦,從困難中取得生存的經驗,從愁怨中得到快樂的源泉,善於清除“垃圾”,超越自我,就會歡樂常伴。

珍惜痛苦和快樂

我們在生活中獲取的真正的喜悅不是因為每天都追求到了什麼,而是每一天都能懷有一顆滿足的心。

每個人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任何目標的達成,都不會帶來永遠的滿足,成功必然會引發新的目標。如果不知道如何享受自己所有的,不能驅除自己能力之外的物欲,得到的再多又有什麼用呢?欲望還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所以會時時處在渴求和痛苦之中。

正是這種渴求與痛苦,才會讓我們體會到快樂的可貴。痛苦正如黎明前的黑暗,不經曆這段黑暗,就不會迎來黎明的曙光。痛苦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人們如果不經曆逆境,怎能知道無憂無慮的日子如此幸福?它就像一顆樹苗的生長,如果不經過修剪,就不會健康成長。然而,修剪的過程,小樹會很痛苦,可它不經過受苦的過程,怎能成為一棵參天大樹呢?

人生樂中知苦、苦中享樂,苦樂相伴,生活才稱得上是完美的、幸福的。要知道,痛苦與快樂是相輔相成、互為依存的。痛苦與快樂隻是相對而言,沒有痛苦就無所謂快樂。痛苦孕育著快樂,不經曆痛苦,戰勝困難,就永遠品嚐不到幸福的真諦。因為,痛苦的事情在所難免。不要被痛苦的事情嚇倒,如果沒有經曆過痛苦,也不會體會到快樂的甘甜。

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不僅會從痛苦中體會到快樂,而且他還善於從一件小事中發現快樂、咀嚼快樂,並品嚐這些小小的快樂帶給自己的滿足。如果想做個永遠快樂的人,就要學著去品嚐小小的滿足。無數小小的滿足,會帶給你永遠的快樂,就像一條歡快的小溪,永遠在你心中流淌,不會幹涸。

所以,人生的幸福,要靠我們從痛苦中發現快樂,從小事中尋求快樂,這樣我們才能擁有持續的幸福感。

瞄準特定目標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例子:

選一個最熱的天兒,拿一個放大鏡以及一些火柴,把放大鏡拿來放在火柴上,離火柴有一小段距離。如果放大鏡是移動的話,永遠也無法點燃火柴。然而,放大鏡不動,把焦點對準火柴頭,就能利用太陽的威力,使火柴燃燒起來。

事實上,不管你有多大本事,如果你無法管理它,將它聚集在特定的目標上,並且一直保持在那裏,那也將無法發掘你的內在潛能,而你將無法取得成就。我們要想做一件事情,不可隻停留在一個空泛的夢想上,要懂得如何切實地前進,從你現在的位置,向著你要達到的位置前進。一位名人曾說過:“你將來想做什麼人,先要看看你現在是什麼人。”

瞄準一個特定的目標,能刺激你把現在的工作做好,把眼前的問題解決,才能夠向著這個目標行動。它還會引導你是否要換工作,應當把精力用在何處,以及其他枝節問題發生時如何應付。這種目標是一種行進的指南,是一種最後固定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