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太子複位(1 / 3)

康熙四十八年的三月,京城裏的天氣格外的陰冷。連著下了幾日的雨,讓人的心頭似乎也蓋上了厚厚的陰雲。這年景正值春節,本該熱鬧喜氣的大街上,卻因為下雨而顯得有些清寂。對於各個阿哥來說,除了初一宮裏有家宴外,其餘的時間都是在各自的府中過的。這兩天也不用上朝,大家都在家裏和親人們一起共敘天倫。

不過,康熙皇帝這幾日的一些動作卻打破了生活的平靜。近兩日,朝裏的幾個主要的大臣都被叫進去商討大事。雖是禁了風聲不準外泄,可世上畢竟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還是透出來了,原來康熙是想複立太子。

各個阿哥雖然表麵上仍是裝作不知情的樣子,心裏卻急開了過。近半年的韜光養晦,精密部署,都被這個爆炸性的消息炸的粉碎。

從康熙做出決定到舉行太子複位的大典前後不過五天,這樣看來康熙是不會因為任何人的勸誡而更改的。

各個府裏都是開了鍋,不平的,吐血的,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十四阿哥府算是平靜的。太子講複位的事情,洛芙早就給十四打了預防針。說實在的,如果洛芙不說,十四也有可能會抓狂,會失態,會衝動。可現在,娶了一個來自未來的妻子,他慢慢也想明白了,心態的失衡不但於事無補,可能還會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不如本本份份的做好自己。

可以出了十四,大多數的皇子是想不明白的。所以當太子成功複位以後,等待他的不是意想中的眾星拱月,而是不服氣的恭賀和冷冷的旁觀。

本打算擺個高姿態作樣子的太子,被兄弟們的不善激怒了。倒黴的人會是誰呢?很不幸,是十三。

四阿哥大概是嗅覺最敏銳的一個阿哥,早在康熙複立太子之前,就不動聲色的把自己的人安插在重要的官位,為自己贏得了主動權。

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太子一上台,自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準備大刀闊斧的講自己的親信派用場。可等他一回神,居然發現,自己想要動的位置,幾個月前都換了人。這樣的情況怎能不使人起疑。

找人一查,這些官員十有八九竟然都是四爺門裏的。太子心裏發狠:好個老四,平時不吱聲,使陰招倒厲害!正好逮著你立威!

太子此人,自幼在康熙身邊撫養,因其母親赫舍裏皇後難產故去,所以康熙把對妻子的愧疚赫思念都雙倍的加注於兒子的寵愛之中,自他兩歲被立為太子之來,無事不遂其心願。雖表麵上不失太子的儒雅大度之風,可實際上心胸極其狹窄。若眾人事事以他馬首是瞻倒沒什麼,若是有所忤逆,他必懷恨在心。

正是因為如此妄自尊大,才會做出不尊之事,被康熙廢黜一次。這次複位,原想表現的謙恭一些,可剛上台就遇上了這樣的局麵,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叫他怎麼咽得下這口怨氣?

風風火火得叫下屬們收集其了材料,一本折子,就將四阿哥告到康熙那兒了!一時間,火藥味再次彌漫在宮廷裏。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被叫到宮裏問話,接著就傳出兩人皆被圈禁的消息。

宮內宮外都是一片嘩然,康熙近兩年做事越來越“獨”,有些事根本不和大臣們商量就乾坤獨斷。這次給四阿哥和十三安上了結黨營私的罪名,所有可疑的官員也全部撤換,並交由太子全權處置。

其實複立大典之後,太子的處境康熙也是看在眼裏,他今次如此舉動,無非就是在幫太子立威,讓眾阿哥們都明白,在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妄想隻能給自己招來無妄之災,要他們謹記君臣之道。

關於這次的圈禁,洛芙查對後發現和曆史上的記載有點出入。四阿哥是未來的雍正皇帝自然不用為他擔心,可十三就不同了,曆史上他可是一個頗有神秘色彩的人。雖則有記載他會被圈禁,但具體圈禁了多少年,卻沒有明確的被記錄,這些年裏直至雍正上台,他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也在史書上找不到隻言片語。可以說是身世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