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才想起來,他身上都是濕的,他要衣服,是怕把她也染濕了。
不知道兩個人心裏到底是什麼心思,這一路沉默。一個埋頭超前走,一個默默地伏在他背間一語不發。
好在衛聿銘的腳程快,大概走了半個小時兩個人就看見了人家的蹤影。
錦繡掙著要下來,被衛聿銘小心翼翼放了一塊大石頭上,錦繡的鞋早就脫了被她自己拎在手裏,現在慢慢扶著衛聿銘站穩了,兩個人相距又近了幾分,竟有些不知所措。
衛聿銘頓了一下,沉聲道:“住在這兒的是一位老奶奶,我以前戰友的親人,我答應過來這兒看看她。”
錦繡愣了一下,才想起來,以前衛聿銘跟他說過,自己有過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軍旅生涯。
“我們會在這兒住兩天,沒問題吧?”
錦繡心裏一嗤,有問題她能說嗎?有問題他就會放她走嗎?
衛聿銘扶著她一竄一跳的過去,正看見老人從屋裏出來,看見他們,臉上露出喜色來。
“小衛?你帶媳婦過來了?”
老人說的是方言,錦繡聽不太懂,卻看見衛聿銘在一旁謙遜的笑,還點著頭。
“奶奶,我帶她過來看看您。”
老人高興壞了,突然走過來拽著他們要他們進去,說著什麼。
衛聿銘又對奶奶說了些什麼,才轉過頭來對錦繡道:“奶奶說要我們進去換衣服。”
錦繡看到老人的熱情,潛意識裏態度恭敬起來,對著老人恭恭敬敬地喊了“奶奶”,這也得歸功於她自小良好的家教,尊敬老人是傳統美德。
老人喜不自勝,愈發對錦繡親切起來,一會兒就從隔壁家裏借了兩套衣服來要他們換上。
這裏是大山裏頭,還是傳統的瓦房,灰褐色的瓦,搭上刷的粉白的牆,掩映在一片青山綠影中,格外有詩意。
奶奶家本來就隻有一間客房,兩個人要換衣服,被老人一下子堵在屋裏。
衛聿銘頓了一下,自己率先換了衣服,然後拉了門出去。錦繡愣了一會兒,自己才慢騰騰的換起衣服來。
她的腳不方便,自然做很多事情也不方便。幸虧早過了冬天,沒穿的一身臃腫。錦繡出來的時候到處沒看見衛聿銘,四處打探了一下,就看見奶奶拿了一個升鬥過來。待她走近了,錦繡才看清升鬥裏裝的是些當地產的堅果。
奶奶讓她吃,錦繡一下子覺得鼻頭發酸。
她沒有外婆,從出生的時候就沒有,至於爺爺奶奶,也是早逝,在她有限的童年記憶裏沒有蹤影……她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撲麵而來的人情美,不摻一點假,老人臉上雖說全是歲月留下的皺紋,卻看起來格外慈祥和善良。
錦繡抓了一把瓜子,再不肯多拿。
老人就把升鬥放在一旁的桌上,方便錦繡拿。
正說著,錦繡聽見後門有了聲音,老人連忙去了後邊,錦繡慢慢扶著牆過去,才看清是衛聿銘挑著一擔水回來了。衛聿銘換衣服的時候,她別過身去了,現在再細細打量,卻不禁有些想笑。
他穿的是件長T恤,下麵是墨藍色的褲子,有些短,偏肥,穿在他身上看起來有些滑稽。整個人卻偏偏一下子比之先前的商業精英看起來年輕了些。
錦繡看他把水桶裏的水倒在缸裏,又回過身來細心地扶了奶奶一把。
他們交談了什麼,錦繡也聽不懂,隻看見衛聿銘忽然抬頭,一下子看到了她,竟對她笑了一下。
那瞬間,她承認,心跳“咚咚”的升了起來。
他很少這樣笑,尤其是他們重逢後,兩個人對對方笑,不是應付就是虛偽,偶然間接觸到這麼一個近似於孩童完全不摻假的笑,錦繡竟不知該怎麼回應。
衛聿銘並沒多加停留,一會兒自己挑著桶又出去了。
錦繡在屋裏環視了一下,才看見奶奶似乎在張羅著準備晚飯。錦繡慢慢移過去,自己要坐下來幫忙,被奶奶趕了好久。
錦繡笑著在奶奶眼皮子下麵偷了土豆過來,自己拿著削皮。
奶奶無奈,由著她去。
就這樣奶奶半推半就下,讓錦繡坐在椅子上在煤爐子上炒了菜,錦繡手倒沒生,做起來得心應手,等晚飯做好了,衛聿銘差不多把柴也劈好了,和鄰居家的一個叫小陳的小夥子一起進門來了。
衛聿銘又相互介紹了一下,就聽那小夥子道:“衛哥,你福氣真好,找個嫂子漂亮不說,還不挑剔,啥都做,你們城裏的媳婦到這兒來還願意做飯的真是少數。”
錦繡愣了一下,衛聿銘隻是笑,張羅著吃飯。還有一家鄰居拿了自家釀的包穀酒過來,衛聿銘被邀著喝了幾杯,一張臉都紅透了。
一頓飯賓主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