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52年;至正十二年閏三月初一日,,自幼出家於皇覺寺為僧的濠州人朱元璋投抗元義軍郭子興部下。
不久,朱元璋結識了也是投軍不久的項還、方繼元,三人日後成為莫逆之交。
公元1354年;至正十四年三月,正值壯年的郭子興突然病逝,其子郭天敘代領其眾,時韓林兒出詔封天敘為都元帥,張天佑為右副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
同年九月,郭天敘、張天佑二人先後戰死,於是郭子興部將盡歸朱元璋。
此後四年間,項還、方繼元輔佐朱元璋招賢納士,訓練軍隊,改良裝備,發展工商業和海外貿易,轄區的經濟很快得到了恢複和發展。劉基、宋濂等名士先後投奔。朱元璋先滅陳、後攻張,在短時間內統一江南,平定了南方。
公元1358年;至正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即皇帝位,國號「明」,建元「洪武」,建都應天(今江蘇南京),是為明太祖。
五月,項還主動請纓,至汴梁(今河南開封)督戰。八月,明軍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旋揮師西向,逐步平定西北。
洪武二年十月,大軍回師應天。項還受封定北公,任北平都督府大都督,領兵十萬,留住北平,總領北方河北、山西、山西三省軍政。
洪武二年到洪武十七年,項還經營北方十五年,安流民、修水利、大興工礦、鼓勵工商、編練軍隊。十五年之間,向北方拓地數百裏,修築城塞,鼓勵移民。整個北方麵貌煥然一新。
洪武十七年,皇帝以涉嫌謀逆、叛國等罪名將定北公項還連同家人押解回京師候審,過長江時船隻沉沒,定北公一家連同仆人丫鬟全部身亡。
三天後,升平候方繼元悄然從應天城裏消失,隻留下一紙書信。皇帝陛下看過之後,頹然下令,不必尋找方先生了。
數月之後,湖南西北的武陵山區出現了一位結廬而居的中年人,身邊帶著一個不足一歲的孩子。
洪武十八年二月,接任北平都督的大將軍徐達以長年征戰,舊疾複發為由,連續三次向皇帝上表請求辭官養老,帝不允。
同年四月,徐達病重,再次請求告老。皇帝終於同意了他的請求,賜銀錢五千兩,田地百頃。五月,在回鄉途中,徐達“病死”。
同年五月,時年二十九歲的燕王朱隸接掌了北方三省的軍政大權(此前,他一直是項還的副手)。
三年之後,湖南武陵府保洹縣齊山寨。
這是個不大的苗家山寨,寨子裏的一百多戶人家,隻有一家是漢人。當然,淳樸的苗家山民不會對他們有所歧視,反而是很尊敬的。
沒辦法,這家人是在是太奇怪了。首先是那個方先生,洪武十七年冬天他帶著一個不滿一歲的小孩來到這裏後不久,就幫寨子裏治好了好幾個常年生病的“藥罐子”。這一下,原來隻是把他們爺孫倆當成一般外來客的山民們幾乎是馬上就接納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