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軍上下做著出征討伐突厥人準備的時候,金夜也在一步步充實著自己,他一麵私下裏抓緊對自己和手下隊員們的訓練,一麵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軍內同僚和訓練作戰方法。
金夜所在的折衝府上下共一千五百人左右,因為是步兵,因此平日操練之時大多練些拳腳兵器、陣法、排矛、弓弩等,但因軍中兵士大都在入伍之時帶來私馬,所以軍中偶爾也安排兵士們操練騎射馬戰等騎兵之術。
總之,在金夜比較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的部隊之後,對士兵的多能和戰力都抱了極大的信心,如果全國所有軍府都有如此戰力,再有優秀的指揮官來指揮作戰,那麼這支軍隊在目前的世界將是天下無敵的!
就在幽州集結的二十幾萬軍隊等待自己的主帥新平道行軍大總管薛懷義的時候,朝廷的正式命令卻先於薛懷義到達幽州:左右衛、左右候衛、左右領軍衛、左右屯衛、左右驍衛下屬共計一百二十個折衝府十八萬人馬,隨主帥新平道行軍大總管薛懷義以幽州為基地,抵禦突厥鐵騎。
可這命令之中卻沒有包含左右武衛,雖然朝廷的旨意不會對小兵們宣布,但這道命令還是通過種種渠道流傳出來。
就在兩衛下屬七十幾個折衝府中近十二萬兵將議論紛紛的時候,朝廷的另一道命令緊接著便到達了。
女皇武則天為了一舉平定契丹人的兵亂,令最為精銳的左右武衛下屬驍騎、熊渠兩軍,總計七十個折衝府十二萬人馬,由朝廷派出的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司農少卿麻仁節等共計二十八名大將率領,遠征遼東,同時派春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納言姚躊為其副,出鎮渝關,以策應大軍遠征遼東。
曹仁師、張玄遇等將如今已從洛陽動身,不日便可到達幽州。
這道朝廷命令也流傳出來,同樣也傳進金夜的耳中。同時也傳來了契丹人造反的緣由。
原來契丹人造反的起因在營州府的都督趙文歲羽的身上,此人不但脾氣凶暴且剛愎自用,去年入秋,遼東各地發生災荒,趙文歲羽不但對契丹的受災饑民不予救濟,竟然還侮謾契丹人的首領並欺壓契丹百姓,這便激起了契丹人的強烈不滿。
於是,十分熟悉唐朝內憂外患之況的契丹鬆漠都督李盡忠與歸誠州刺史孫萬榮等人,決定乘這個機會舉兵叛亂。
契丹叛軍起兵之後,迅速的攻陷了營州,殺死大周朝官軍無數,俘虜了數百人,並將營州都督趙文歲羽俘虜並斬首。
攻占營州的李盡忠自稱無尚可汗,令其妻兄萬榮為大將,以營州為基地再度領兵出掠,兵馬所到之處朝廷兵將死的死逃的逃,同時各部契丹人卻紛紛投靠,十天內契丹兵馬已達數萬,李盡忠高舉兵馬十萬的大旗,繼續領兵進攻祟州,雖然到目前還沒有攻陷祟州,但卻將守將龍山軍討擊副使許欽寂活捉了!
一旦崇州失守,契丹人便可從此出兵,繼續擁兵西下,到時,抵抗突厥的軍事重鎮幽州便隻有檀州一道屏障可擋,如果檀州再被契丹人攻占,幽州便要麵對兩方麵的敵兵了。
因此,這次驍騎、熊渠兩軍必須擊敗契丹叛軍,並反攻取下營州,重新奪回朝廷對契丹的主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朝廷旨意下達未幾,洛陽城中一路策馬狂奔的曹仁師等人便趕到了幽州,與幽州都督燕匪石核對魚符之後,便正式走馬上任,之後接連發出指令,十幾萬大軍浩浩蕩蕩從幽州出發,行向東北方向。
熊渠軍雖然是先鋒,但金夜所在的三十五折衝府卻乃先鋒中的殿後部隊,而金夜和另外幾個府的工役營士兵則押送糧草輜重一路跟在大部隊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