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和四(1114)年九月,完顏阿骨打率領女真各部起兵反遼,攻打寧江州。次年正月,阿骨打即皇帝位,建立起奴隸主的國家,國號大金,立年號收國。
金收國元(1115)年九月,完顏阿骨打在建立金國後,攻占了黃龍府城。遼天祚帝聞聽北邊重鎮黃龍府失守,當即統領契丹、漢軍十多萬人,大舉伐金。阿骨打領兵二萬迎敵,大敗遼軍,天祚帝逃跑。經此一戰,擊潰遼軍主力。
金收國二(1116)年五月,完顏阿骨打命斡魯統領內外諸軍,攻占遼東京。完顏阿骨打加號大聖皇帝,改次年年號為天輔。
北宋政和八(1118)年春天,北宋君臣見遼敗勢已定,於是派遣派武義大夫馬政以買馬為名,從海上去金朝,商談夾攻遼國的具體事宜。
金天輔四(1120)年四月,完顏阿骨打親自督占,攻下遼國上京。同年秋,與大宋朝約定,由金兵攻取遼中京大定府,宋兵攻取燕京析津府。遼朝滅後,宋朝將原來貢獻給遼朝的“歲幣”,轉獻給金朝。史稱‘海上之盟’
北宋宣和四(1122)年,金兵相繼攻占遼中京、西京(大同府)。遼朝的天祚帝逃入夾山,燕京留守耶律淳被遼臣擁立稱帝。宋軍在童貫、蔡攸的統帥下,兩次攻取燕京,未果。童貫為免除罪責,私自寫信給金兵,出兵攻燕。十二月,完顏阿骨打親自領兵攻下燕京。
次年,北宋除向金貢歲幣五十萬外,又增加一百萬貫的“燕京代租錢”換回了燕京及周圍攻六州,但此時的燕京城已經被金兵洗劫一空。隨後,金兵繼續追擊逃跑的遼天祚帝,但這時完顏阿骨打病逝,號金太祖。其弟完顏吳乞買(完顏晟)繼位,即為金太宗,改號天會。
北宋宣和七(1125)年二月,天祚在應州被金兵俘虜,遼國滅亡,耶律大石等遼貴族西遷。金太宗把侵略目標轉向了宋朝。十月,金太宗兩路發兵,大規模南侵。西路軍由完顏宗翰(粘罕)率領,兵出大同府,一路南下,但在太原府受阻;東路軍由斡離不率領,到達燕京後,其駐軍官郭藥師當即投降,帶領著金兵長驅南下,向東京進發。
徽宗皇帝見勢不妙,下詔各地駐軍來京勤王後,金兵越來越近,徽宗皇帝被迫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趙桓,是為欽宗,第二年改元靖康。
靖康元(1126)年正月,聽到金兵已經渡過黃河,徽宗與蔡京、童貫等人逃到鎮江避難。但在朝野官民的一致要求下,欽宗皇帝把蔡京、童貫等一幹人流放誅殺。
欽宗皇帝無視各地勤王之師已到京城,而金兵南下是孤軍深入的事實,與金朝議和,宋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派親王作人質,宋對金稱臣,金兵勝利回師。
靖康元(1126)年八月,由於三鎮的當地軍民拒不接受投降,金太宗再次發兵南侵,各地。九月宗翰領西路軍攻破太原,知府張孝純城破降金。之後,宗翰經隆德府、澤州向開封進軍。宗望軍攻占真定府,又渡河攻下臨河、大名等縣,兩路大軍繼續南下進逼開封府。十一月,欽宗派趙構為正使、王雲為副使前往宗望軍中議和。十二月,宗翰、宗望兩軍會合在開封城下,但此次各路駐軍卻因朝中庸臣的阻礙未能及時到達。宋欽宗投降。
靖康二(1127)年四月金軍俘擄宋徽宗、欽宗,並擄掠大批人口、財物而回。北宋宣告滅亡。”
看到此處,趙廳輕輕地合上了自己的宋史書,沒有再看下去。他知道,南宋的曆史看起來隻能比北宋更加讓人生氣。這宋朝終其北、南兩朝都未能真正的把中國大地統一,反而時時受製於外邦。不管是遼、金還是後來的蒙古,宋朝都要向其納稅稱臣,即使對西夏國,宋朝這個宗主國也要每年“賜”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其實就是對夏的一種妥協而已。
趙廳雖然是一個二流大學的普通理科學生,但他的祖上卻正是當年宋朝的皇室一脈。這樣的榮耀之事當然要世代相傳,他的父親也不例外,在趙廳剛董事的時候,就把這個‘祖訓’告訴了他。雖然趙廳對這事半信半疑,但卻從小就培養出了對宋史的興趣。隻要是關於宋朝的事情,不管是電視劇還是記錄片,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前一段時間大家都在看《大宋提刑官》,趙廳當然看得更是有滋有味了。看完後,卻又忍不住拿起自己收藏的宋史看了起來。雖然已經看過無數次,但每次看到大宋朝先後被遼、金侵略還是非常生氣。既恨祖先們不爭氣,又恨這些當時的外邦。雖然這種閑氣在當代人看來實在是有點無聊,大家不都是中華民族的人嗎?但趙廳卻不這麼看的,他的理由是‘自己的祖先被別人打了,不管那人是誰,自己都是應該義憤填膺的’。
放下了手中的書,趙廳仍在回味著那一段戰火彌漫的時光,心中幻想著要是自己能回去的話一定要把那些遼、金打回老家去,最好他們再也翻不了身,連後來的清朝也無法建立,那才是最好的。趙廳邊想著邊把熱水瓶灌滿了水,然後把熱得快放了起去準備燒水,可他想事情想得也太投入了,本來是要插熱得快的電源,卻直接把自己的手指插了進去。趙廳隻覺得渾身一顫,便失去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