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光從天上撒下來的時候,總有照不到的地方。把眼睛投向有陽光的地方,如果你無能為力,就避開黑暗的地方。
災難讓我們學會了感恩
學會感恩,感恩生活,感謝上天賜予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
學會感恩,感恩人們,感謝他們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
一直以來。80年以後和1990年以後出生的青少年,是讓社會寵愛和疑慮的群體。
然而,當“5·12”汶川大地震發生時,災難中這個年輕的群體經受了短暫人生中最嚴峻的考驗。在廢墟的煙塵中,他們勇敢、獨立和堅強的青春形象,令人刮目、流淚,更令人喝彩。
逃走?還是救人?這個瞬間的提問,在震災中是個異常嚴肅的生死抉擇。在四川地震中,很多年僅十幾歲的中學生,以自己的無私和無畏,令整個社會動容。
“如果能救而沒救,我肯定會感到慚愧。”為救同學而受重傷的成都市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小學12歲學生陳浩,被壓在瓦礫中長達20多個小時。“他本來可以不這樣的。”父親陳強看著年幼的兒子咬著牙強忍淚水。
12日,陳浩和班上的同學正在上課,突然,兩層的教學樓開始猛烈搖晃。個子高挑的陳浩很快跑下樓梯,穿過了樓邊的升旗台,馬上就可以到達安全地帶了。可這時,他回頭看見一個女孩還在旗台的高牆前。想也沒多想,他轉頭向回跑,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就在這一瞬間,三四米的磚牆“嘩啦”倒了下來,陳浩的背部和雙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礫之中,那個他不認識的女同學卻安然無事。
雙下肢骨折、腰椎多處骨折、背部幾乎沒有完好的地方,12日晚,傷勢嚴重的陳浩高燒近40度,在昏睡中他突然揚起雙手,呢喃著“我抓住她了”“我不哭,我要忍住”。
和陳浩一樣,晏鵬也以超出年齡的勇氣和擔當,讓父母、救援戰士和醫生流淚。
14日上午9時40分許,被埋在兩層樓房廢墟下40多個小時的北川中學高一年級學生晏鵬獲救。
被抬出來的晏鵬滿身是傷,右腿因受重物長時間壓迫已嚴重壞疽,無法保住。但這位堅強的小夥子從他被救出來的那一刻起,就在不停地向周邊的人喊:“通道裏還有很多同學,快去救他們!”。
12日下午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時,晏鵬所在的北川中學教學樓共有21個班1000多名師生在上課。當時,教學樓突然劇烈搖晃了幾下,坐在窗邊的晏鵬被甩出了教室,摔落在教學樓外,他爬起來之際意識到是發生地震了,可身邊沒見一個同班同學。
他沒有逃生,而是立刻衝進教室,但剛喊出“地震了,快跑!”,就被突然垮塌的教學樓掩埋了。上課的1000多名師生,除少數被甩出教室外,大都被掩埋在了教學樓的廢墟下。
在經曆了山河變色、家園被毀、痛失親人的恐懼和悲傷後,中國年輕的一代迅速成熟起來,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與厚重,勇敢地承擔起沉重的社會責任。
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為拯救學生獻出生命的教師譚千秋的女兒——北京大學法學院二年級學生譚君子,從去世的父親身上,領悟到親情的可貴和人生的責任。
她撰文寫道,“如今,我對爸爸的情感不僅僅是尊敬、思念,還有悔恨。”“我悔恨的是,因為貪玩而很晚回家;悔恨的是,在大學念書時沒能天天都往家裏掛個電話……”
這個堅強的女孩說:“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明白,家人健在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對於我的爸爸,我要代替他撐起這個家,照顧好阿姨和妹妹。”
親曆了地震的四川綿陽西南科技大學文學院一年級學生聶豔,在災難後內心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
突如其來的悲劇,讓她和同學們變成了相依為命的親人。她說,她和同學們會一生彼此寬容,珍惜這份友誼。很多同學都感到,他們一下子長大了。這些習慣我行我素,甚至沉迷於網絡虛擬世界的年輕人,被巨大的災難拉回到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