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火一樣的民族(1 / 2)

聽到這話,秋宇對於兩人之間的關係總算是明白了不少。他隻能苦笑了笑,有些無奈的說道:“其實我跟她也就見過幾次,勉強算個熟人吧!雖然我現在已經不是警察,但聽到警察被殺,心裏還是很不舒服。”他長歎了口氣,又意味深長的說道:“其實,一個人不論之前做過些什麼,既然都已經死了,也就沒什麼可再糾結的了。”

聽到這話,王冰臉色總算是好看了不少,突然臉一紅,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我跟她之前有些誤會,讓你見笑了。”她頓了頓,又道:“不過,就像你說的,人都死了,不管她之前做過什麼,確實沒必要再糾結下去。”說完,站了起來,衝秋宇微微一笑,說道:“走吧!不說這些了,帶你去古城逛逛,那裏很熱鬧的。”

秋宇笑了笑,站起身跟在她身後走了出去。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為重大的節日,靖江市作為山南省的第二大市,又是全國彝族人民聚集得特別多的地級市,每年都會由政府組織舉行特別隆重的慶典活動,邀請全國各界知名人士前來觀光旅遊,還有一些知名演員到此演出,讓本就隆重的節日更添光彩。當然,舉辦這種大規模的慶典,同樣也是政府招商引資的重要舉措,全國各地的大小商販,都會趁著這個機會前來這裏做些貿易,自己賺錢的同時,也帶動了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

走在古色古香的古城街道,充滿彝族韻味的樂器聲、調子聲不停在耳畔回蕩,看著那些充滿彝族特色的建築,身著豔麗而複雜的服飾歡笑著穿插於人群之中的彝族男女,四周琳琅滿目的特色店鋪,被這濃濃的節日氣氛所圍繞,秋宇的心情也為之激蕩。身旁的王冰一邊指指點點,一邊詳細講解著這裏的風土人情,什麼鬥雞、鬥牛、跳腳、摔跤比賽、焰火晚會、聽得秋宇是有滋有味。

兩人邊說邊聊,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一個巨大的廣場之上。整個廣場不論是四周的建築還是地板,全都由石頭和石塊堆砌而成,感覺既古老又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廣場各個角落圍滿了人,有的正在鬥雞,有的正在吆喝賣小吃,而更多的卻是圍著火堆在跳舞,其中還有一些人手裏拿著三弦,彈奏著彝族的歌謠,好不熱鬧。聽著這歡快的節奏,秋宇的心也跟著飛了起來。

廣場正中有一個圓形的石台,上麵有三名穿著彝族服飾的少女石雕,三名少女相擁在一起,手中高舉著火把。整座石雕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是鮮活的人被石化了一般。石雕前還有一塊巨大的浮雕,浮雕正上方是一個巨大的火焰圖騰,圖騰下麵刻滿了秘密麻麻的文字。秋宇走進前一看,原來上麵記載的就是昨晚自己看的那場演出,太陽女的傳說故事。

故事的大概意思是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七個太陽。那時候,風調雨順,樹木常青,鮮花不敗,莊稼一年中能收獲七次,牛羊一年中能懷七胎。彝族人民豐衣足食,生活美滿。突然,哀牢山裏出現了一隻生性喜歡黑暗、懼怕光明的夜貓精。夜貓精怨恨太陽,它變成一個無比高大的鷹嘴鐵人,攀上高山,拔下身上的羽毛當箭,將六個太陽都射了下來,剩下的那一個太陽連忙躲了起來。從此,災難降臨到人間,莊稼不成熟了,牛羊長不大了,草木死了,花也敗了。為了能讓最後一個太陽繼續照亮大地,很多人去尋找太陽,可惜都被夜貓精害死了。直到有一天,哀牢山裏走出了三名像馬纓花一樣美麗的少女,點起火把踏上了尋找太陽的征途。她們鼓動起各族寨鄰鄉親,紮起成千上萬的鬆明火把,每人一支舉了起來,把山山箐箐照得通明雪亮。夜貓精怕光更怕火,沒處藏身,被人們堆起的火把燒死了。三名少女繼續尋找太陽,最終精疲力盡倒在了山穀裏。在她們死去的地方,突然長出了三座高高的山峰,一輪紅彤彤的太陽被三座尖尖的山峰托了出來。大地重見了光明,人間又恢複了往日美好的生活。人們為了紀念這三名找回太陽的少女,給他們取名太陽女。太陽女也從此成為彝家姑娘勇敢、善良、美麗的象征。

認真看完之後,秋宇點了點頭,饒有興致的說道:“這些民族傳說實在是很有意思,現在我才明白昨晚看的那場演出原來是在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回去可以講給老婆孩子聽了。”

王冰微微一笑,又道:“這裏是畢摩廣場,我們靖城目前為止最原始也是最具彝族特色的廣場。畢摩是彝族裏的祭司,據說還能卜卦,預知未來,這個廣場就是畢摩祭祀神靈的地方。而彝族的神靈,通常與火有關。現在你知道了吧,為什麼咱們彝族被稱為火一樣的民族。”她頓了頓,又道:“其實,除了太陽女的故事,我們彝族民間還盛傳著很多關於火的傳說。有時間的話,我帶你去別的地方逛逛,再給你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