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去親自為韓嫣解下綁覆:“子曰,教不嚴,師之過。今日韓中郎所受委屈實乃某之過矣,今晚某自當擺酒向韓中郎謝罪。”
韓嫣忙跪倒在地口稱不敢。
一旁霍去病猶自叫道:“我知道你不敢!否則我擰斷你的脖子……”欲待再說,早被衛青止住。
我向韓嫣笑道:“韓中郎且出營稍侯,某教訓完徒弟便與公同返。”
韓嫣向我和衛青勿勿一禮,轉身奔出大營。我俯身撿起一蠶豆大的石子,拋於霍去病:“納入靴中,疾行十裏!日落方可取出。”
我接著轉向司馬遷道:“司馬主薄代我監之,若其不行,請代我行師法!”接著我與衛青翻身上馬,向長安弛去。
章台之上,我與衛青分左右侍立。武帝緩緩的說道:“兩位卿家,想不到鮮卑等國竟會投降匈奴人,此事該如何處置?”
我與衛青對望一眼,均覺無計可施。衛青道:“我等謹遵陛下之意。”
武帝微微搖了搖頭道:“張卿怎麼說?”
我思索片刻道:“陛下,臣以為事有輕重緩急,以臣之愚見,匈奴雖新得人牲,臣觀其仍遁於漠北,顯然其此時尚不敢與我大漢為敵。臣以為楚地氣侯溫暖,土壤肥沃,實乃我大漢糧倉。吳地湖河縱橫,甚易桑麻,可充我大漢廷庫。故臣以為目下仍以伐南為要。”
武帝沉聲道:“若匈奴異日為患又當如何?”
衛青接道:“陛下,若糧草充足,我漢騎以粟喂馬可日行八百裏。匈奴既使逃到天邊,臣亦有信心追上。”
武帝緩緩閉上雙目,半晌後猛的睜開喝道:“既如此,朕三日後登壇拜將,大軍隨既起行征南!”
(一些關於絲綢的相關知識
在張騫開通西域之後,中國的絲織品沿著絲路源源地輸往西方,使中亞細亞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對中國的絲織物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西方古代的纖維原料,主要是亞麻和羊毛,生產出來的織物都很粗糙厚重。由於看到了中國的絲綢比較細薄,才有所改變,常常拆取中國絲織物的色絲加雜亞麻羊毛重新織造。《三國誌·魏書》卷三十裴鬆之注引《魏略》說:大秦國“常利得中國絲,解以為胡綾”,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同時還影響到他們的織機的結構。古代西方的織機都是豎機,和中國不同,豎機不能使用較多的綜片,也不能利用腳踏控製經線的提升或間絲,織不出結構比較複雜的織物。由於追求中國絲綢的效果,所以也隻好廢棄豎機不用,而改用中國式的水平織機。
絲織品生產日益擴大,它的用途也越來越多。諸侯朝見天子以及諸侯間互相拜訪、集會結盟等重大政治活動,必須用絲綢和美玉等物作為禮品。比如,當時作為禮品的六種美玉當中,璧玉必須配上帛,琮玉必須配上錦。《戰國策》記載說:楚莊王有愛馬,用錦給它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