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行為辯真偽(3)(3 / 3)

但如果你內心緊張、消極、充滿敵意,采取雙臂合抱的姿勢肯定會使你的感覺好一些。它常見於一個人在陌生人當中,特別是在公開集會上,排隊或電梯裏,以及任何一個使人感覺不自在和不安全的場合。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你在演講時,人們對所聽內容不以為然時,大都會采取這種雙臂合抱的姿勢。很多演說家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注意到聽眾裏有人雙臂合抱在胸前的表現。而有經驗的演說家就深深地懂得,這種姿勢就意味著他必須另辟蹊徑以求打破僵局,從而轉變聽眾對演講者所持的否定態度。

在日常生活中,與人麵對麵交談時,看到對方雙臂緊抱胸前,你應推測自己肯定講了讓對方不同意的話。這時,盡管對方口頭上還不停地表示讚同,但你如果不改變方式,仍堅持原來的論點繼續講下去將毫無意義。

人體語言媒介從不會“撒謊”,而一般的語言媒介都可能會撒謊。請記住,隻要對方雙臂合抱的姿勢出現在你麵前,對方的否定態度就不會消失。須知是你讓對方采取了這種態度,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努力改變自己的觀點,讓合抱的雙臂鬆開,友好的情緒也就隨著這鬆開的一刻開始。

9.十指交叉與微笑要平行前進

在人們麵帶微笑和愉快的談話時,常常無意識地將十指交叉。常見的姿勢是交叉著十指舉在麵前,麵帶微笑地看著對方。也有的交叉著十指平放在桌麵上,這種動作,常見於發言人,出現這個動作,發言正處於心平氣和、娓娓敘談的時候……乍一看,似乎上麵這幾種表情都是表明很自信,但往往並非如此。有一次,一位推銷員講述一次他推銷失敗的故事。隨著他的講述,人們發現他十指緊緊交叉,手指變得蒼白無色,似乎要融化到一起。這一手勢表明其受挫情緒或對某人有敵視態度。

尼倫伯格和卡萊羅對十指交叉手勢研究後得出結論:這是一種表示心理不安的手勢,表明在掩飾其消極態度。

我們來看下麵這則小故事:

莫澤請盧埃林來家裏吃飯。盧埃林酒醉飯飽之後仍東拉西扯,沒有一點走的意思。莫澤因為還有一個約會,終於忍不住了,指著屋外樹上的一隻鳥對盧埃林說:“這最後的一道菜是這樣安排:我砍倒這棵樹,抓住這隻鳥,把它喂肥點兒,再添一些酒,現燒現吃,你看怎麼樣。”

盧埃林醉眼朦朧地說:“燒小鳥?嗯,這菜不錯。可是,隻怕你還沒有砍倒這棵樹,鳥早就飛跑了。”

莫澤說:“不,不!那是隻笨鳥,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離開。”

莫澤說完這句話,手臂放在桌上十指交叉,然後抬頭不安地看牆上的掛鍾。

一般來說,做出十指交叉手勢時手的位置的高低似乎與消極情緒的強弱有關。有的將十指交叉放在膝上,也有的站立時將十指交叉放在腹前。按交往的經驗而言,高位十指交叉比中位十指交叉更顯得莫測高深。正像所有表示消極情緒的姿勢一樣,要想讓使用這個姿勢的人打開緊緊交叉的十指,都需要某種努力來完成。否則,對方的不安和消極是無法改變的。

當我們演講或是日常生活中與人交談時,如果遇到情緒消極的情況,作出十指交叉的手勢,可以在心理上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從而使談話更少受到消極情緒的負麵影響。

10.什麼情況下數撥手指

一般情況下,數撥手指,是在說明某些數字和條件時,需要特殊強調而增加其說服力和清晰度時,采取的一種手勢。我們先來看下麵幾則例子:

1947年蔣介石派胡宗南“進剿”延安,企圖攻占中央蘇區。在沙家店我軍給胡部以狠狠的打擊,取得了沙家店戰役的勝利。在慶功大會上,毛主席首先不是大笑和歡呼,而是替胡宗南遺憾道:“唉,有什麼辦法呢?我們哪樣想,他就哪樣辦。”(全場大笑)。接著毛主席撥著手指數說道:“青化砝、羊馬河、鄱龍鎮、沙家店……整個湊起來,我們吃掉它六七個旅。胡宗南說他有四大金剛,我看他的‘金剛’不如老百姓的‘路菜缸’(哄堂大笑)。他們四口‘缸’被我們搬來三口:何奇、劉子奇、李民崗。隻剩下一口‘缸’叫什麼——(會場活躍起來,後麵有人喊:叫李三基。)對了,叫李三‘吉’。這次沒有抓住他,算他一吉;下次也許還抓不住,再算一吉;第三次就跑不了啦!”毛澤東邊說邊數撥著三根手指,全場都被毛主席風趣幽默的言談舉止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