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別給心靈上鎖(2)(2 / 2)

再下一屆,再再下一屆,每回他都拿出自己最最滿意的作品,卻終究沒能再獲獎。

這便使人想到,獲金獎之前他也曾數度參加評獎,均空手而回。他唯一的那個金獎也許正因為“那不是最好的”,要是沒有大火的淘汰,要是總按他自己的那個“最好”的標準,他也許永遠與金獎無緣。

心靈感悟:

搏擊一世卻未成功的人,會不會是因為他生命中真正精粹的部分,被自以為“那不是最好的”而拋棄,因而從未得以展示呢?我們總是想自己以為最好的別人也同樣認可,以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別人,卻不知束縛住我們自己的,恰恰是我們自己的尺度。

簡單的難題

阿伯特·卡米洛是著名的心算家,沒有任何提問能夠難倒他。一天,他像往常一樣站在台上表演,請台下任何一個觀眾給他出題。

突然,一位年輕人走上台來,說:“我不信你能算對我出的每一道題。”阿伯特·卡米洛輕蔑地一笑說:“那我們就試試看吧!”年輕人開始出題。

“一輛載著283名旅客的火車駛進車站,這時下來87人,又上去65人。”

阿伯特·卡米洛很輕蔑地笑了。

“在下一站下去49人,上來112人。”年輕人又作了補充。心算家付之一笑。

“在下一站下去37人,上來96人,”年輕人說得飛快,“在再下一站下去74人,上來69人;再下一站下去17人,上來23人;再一站下去55人,僅僅上來7人;在再下一站下去23,又上來79人。”“完了嗎?”心算大師很同情地問他。

“不,請您接著算!”他搖著腦袋接著說,“火車繼續往前開。到了下一站又下去137人,上來117人;再下一站下去22人,上來68人。”這時,他用手敲著桌子叫道:“完了,卡米洛先生!”

心算大師不屑一顧地咧咧嘴角,問道:“你現在就想知道結果嗎?”

“那當然,”年輕人點著頭,微笑著說,“不過我並不想知道車上還有多少旅客,我隻想知道,這趟列車究竟停靠了多少個車站?”

阿伯特·卡米洛這位著名的心算家呆住了。

心靈感悟:

著名的心算家也有失算的時候,因為他給自己的心靈戴上了一具枷鎖,按照慣常的思維來應對主考人的回答,誰知主考人考的卻是另一個簡單得讓人忽略了的問題。去掉心靈的枷鎖,不要讓思維被慣性所束縛。

免費客店

從前有一個好心的財主,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建了一個免費的客店,雖然是免費的住所,但是客店裏置辦齊了所有能讓人們感到舒適的設施,在客店裏準備好了暖和的客房、上好的爐灶、木柴、燈火、床、被褥,庫房裏裝滿了各種糧食,地窖裏儲藏著蔬菜,還備有各種水果、飲料,以及裏外的服裝、靴子等,把盡可能多的東西準備好。

好心的財主做完這一切之後就離開了。於是陸續有些人來借住,吃點東西,喝點水,住上一夜,要不就呆上一兩天,或者一個星期。有時誰需要就拿些衣服、靴子,用完了就收拾好,保持來之前的樣子,以便別的旅客接著用。他們走的時候心裏一直感激那個不知名的好心人。

但有一次,卻來了一夥大膽而粗魯的人。他們肆無忌憚地拿走了店裏所有的東西,而且為了這些財物起了紛爭。開始是互相謾罵,接下來就是拳腳相加,直至互相爭搶,毀壞了客店裏的物品。一直鬧到把所有東西都毀壞完,這時,他們才感到又冷又餓,又開始互相埋怨起來。接著就罵起這客店的主人來,這裏為什麼搞得這麼糟糕,連看門的人也不安排一個,準備的東西又這麼少,為什麼把形形色色的壞人都放了進來。然後,吃光了客店裏所有的東西,連門也不關就走了。

心靈感悟:

心存感恩,常作善舉,別人也同樣會感激你,並能把這種感激和善舉繼續傳遞下去,收獲溫暖的光芒。但內心自私又不懂感恩的人是感覺不到這種光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