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別給心靈上鎖(1)(1 / 2)

鎖住了心,也就鎖住了前行的腳步,真正的男子漢在人生路上不停地跋遊,誌存高遠,怎麼會讓自己的心靈上了前進的羈絆呢?摘出心上的鎖,敞開心胸便擁有無限美好的人生。

固執是把心鎖

有兩個兄弟,一個叫大毛,一個叫二毛。一次他們去山上砍柴,兩人背著兩捆柴回來打算到城裏去賣,在下山的路上他們看見了兩捆麻布。

大毛對二毛說:“麻布是很值錢的東西,我們把柴扔在這,背著麻布走吧,一定會賣很多錢。”二毛不同意,二毛說:“我們好不容易才砍下這兩捆柴,現在你讓我扔下它我可不幹。”於是,大毛把他的柴扔下,自己背起兩捆麻布走了。

接著,他們在集市的路上碰到5個老人,老人希望用他的毛皮換大毛、二毛的柴和麻布,大毛就對二毛說:“毛皮是更值錢的東西,我們把麻布和柴,換成毛皮,這樣能賺更多的錢。”

二毛說:“不了,我的柴是我辛辛苦苦砍回來的,怎麼能說換就換呢,我一定要把它背到集市上賣了。”

大毛把麻布全換成毛皮。二毛依然背著他的柴。

他們繼續往前走,這時一個中年人出現了,說他要拿他所有的藥材換他們的東西,大毛就對二毛說:“藥材是更值錢的東西,咱們把東西都換成藥材吧?”

二毛依然固執地不同意,大毛把毛皮都換成了藥材,然後他們到了集市上,大毛的藥材很快就賣光了,賺了一大筆錢,二毛死守著那捆柴。這時,天忽然下起了大雨,二毛的柴全被淋濕了,於是他隻好又背起他那捆柴,兩手空空地和大毛一起回家去了。

心靈感悟:

懂得靈活變通,讓思維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人,才能夠活得精彩;那些固守死理、一成不變的人,則隻能永遠平庸。

每天殺雞的人

公雞報曉本是其天性,但卻遭到了主人的毒手。

朋友不解,問:“這些公雞每天報曉都挺準時的,你殺它們幹什麼?”

主人說:“對我來說它們就是不準時的,我每天早晨有晚起的習慣,它們卻叫得很早,害得我每次都被它吵醒。”

“你難道不能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嗎?”

“這個很難,”主人說,“我能有什麼辦法讓它不報曉呢?”

“那你為什麼不改變一下睡覺的習慣呢?”朋友疑惑地問,“如果你每天早睡一會兒,早晨早起一會兒,不就解決了。”

“這怎麼可能呢!”主人說,“我有這個習慣已幾十年了,怎麼會為幾隻公雞而去改變呢?再說我是主人,它們應該符合我的需求,它們的行為與我發生矛盾時,受損失的隻能是它們,怎麼會是我呢?”

於是主人一直保持著殺雞的習慣。

心靈感悟:

在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是你去適應別人還是別人適應你呢?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該堅持己見的就堅持己見,需順從別人的還需順從別人。

立雞蛋的遊戲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之後,皇室為他舉行慶功宴。一位大臣不服氣地說:“任何一個人坐上船航行,都能到達大西洋的對岸,有什麼稀奇,值得大家這樣大驚小怪!”有幾個大臣也在一旁附和。

哥倫布聽到後一言不發,朋友們都為他著急,埋怨他怎麼不辯解。

過了一會兒,哥倫布叫仆役從廚房拿來了幾個雞蛋,請大家將雞蛋豎立在桌上。雞蛋從一個人手裏傳到另一個人手裏,卻沒有一位能將雞蛋豎立起來。

這時,隻見哥倫布拿起一個蛋,不慌不忙對準蛋的一端朝桌麵輕輕一磕,蛋的一端破了,蛋也穩穩直立在桌上。

滿桌的王公大臣嘩然,都叫著這算哪門子遊戲,三歲小孩也會做。

哥倫布不慌不忙地說:“雖然是很簡單的遊戲,你們卻沒有一個人想到如何做。”

心靈感悟:

有時候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卻令無數人為難,而一個看似很難的問題,隻要換一種方法,就能很容易地解決。這關鍵在於思維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