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用平常心去看待生活(6)(2 / 2)

“當然有呀!既然你一定要尋死,你身上的東西就不要浪費掉了。你的視力非常好,眼角膜可以幫助失明的人重見光明;你的皮膚、心髒、腎髒等器官,全都可以賣給有需要的人!這些對你沒用的東西卻是別人救命的無價之寶呀!這些東西賣掉後,得到的錢可以留給你的孩子,這樣你就可以走得無牽無掛了。”

朋友的話大大出乎阿芳的意料,她竟然呆在那裏。

良久,阿芳終於醒悟:

“是啊!我有這麼寶貴的身體,為何不好好珍惜呢?謝謝你,我明白了,不管怎樣,我一定要好好地活著!”

阿芳在朋友的開導下,終於明白了“自憐”不費分文,但也不值一文這個道理。

要想徹底地擺脫自憐的念頭,隻有依靠行動,盡可能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沒有缺陷的人。因為每次我們把自己看得不值一文時,都強化了一種觀念,認為自己十分可憐,然而這種想法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自己是可以幫助自己的,但首先一定要停止自憐,這樣去做了,你就不會再貶低自己作為人的價值了。

在萬籟俱寂中靜心觀察自己

一個人能平靜地接受自己,就可以平和地麵對整個世界。

有一位正在上高中的男孩乒乓球打得很好。

一次,學校舉行乒乓球聯賽,男孩滿懷信心地報了名,認為自己起碼能得亞軍,而且有奪冠的希望。

比賽前一天,男孩查看賽程表,發現第一場和自己比賽的竟是曾經打敗自己的高手,他整個人都快癱了,十分沮喪。

“這次可能連預賽出線的機會也沒有了,還說什麼奪銀衝金啊!”晚上回家後,男孩灰心喪氣地對媽媽說。

媽媽看見兒子如此絕望,自己的壓力也很大。轉念一想,對他說:“你想不想把那人打敗報仇呢?”

“當然想呀,不過他上次把我打得非常慘。我們的實力相差太遠了。”

“我有一個方法,如果你照著我的話做,你便能贏得這場比賽。”

“真的嗎?請快點告訴我好嗎?”

“現在,你和我一起到院子裏去。”媽媽對兒子說。

兒子對媽媽的話表示不理解,但還是和媽媽一起走到了院子裏。

“你什麼都不用說,閉上眼睛靜靜地回想一下吧!回想以前你打乒乓球時最精彩的一幕,把那個過程從頭到尾重演一次,好好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媽媽說。

兒子照著媽媽的話做了。一會兒,兒子臉上的沮喪消失了,換來的是平靜和從容,充滿了信心和活力。

第二天,比賽開始了。

男孩滿懷信心地踏上球場,施展渾身解數,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順利地贏得了第一場比賽。

比賽之後,這位男孩興高采烈地回到媽媽身旁。他媽媽說:“兒子,你打得棒極了!”

“謝謝媽媽的指點。坦白說,我最初聽到時覺得有點懷疑。沒想到這個方法那麼有效!”男孩滿臉興奮地說道。

這位媽媽教給兒子的方法就是放鬆情緒,為心靈騰出空間,找回平靜。當自己的心情完全放鬆時,緊張感就會從心中溜走,取而代之的便是信心和從容。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冥想。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仰望星星點點的夜空,隻要半小時,有時一小時,腦電波就會平靜得如沒有漣渏的湖水。這時,所有的煩惱、憂愁、緊張不安都會隨著夜晚的微風煙消雲散;也可以閉上雙眼,隻把耳朵豎起來,聆聽大地的天籟,蟲鳴、鳥叫、風聲、雨絲,讓心情安靜一會兒。

覺得緊張、沮喪、壓力包圍了你時,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自我放鬆:

1、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迅速呼出,這個過程能使肌肉很快地放鬆;

2、不斷進行自我暗示,閉上眼睛默念“放鬆、放鬆”;

3、把注意力集中到有趣的事物上去。然後休息,再調整思路,平緩後再去解決問題;

4、睡覺醒來後告訴自己,一切都過去了,今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