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麗小的時候看過一篇文章,內容描述一名念小學的女孩每天都第一個到校,第一個到教室,等待一天的開始。她的同學途中遇到她,問她為什麼每天都那麼早到校,她帶著靦腆的笑容回答了這個問題。
原來,她學習成績不怎樣,長相也普通,在家中排行中間,她從來不知“第一名”的滋味是什麼。某次,她發現當她第一個到達教室時,竟意外地獲得一種類似“第一名”的喜悅。她很快樂,也有了期待。
她一麵走著,一麵向同學袒露心中的小秘密,周身散發出一股期待及喜悅的光芒。接近教室的時候,她心中甚至產生了一種不小的興奮和快感……不料,她的同學一個箭步往前跨過去,推開了教室門,“第一個”衝了進去,然後回頭望著她,露出勝利的微笑。她的光芒頓時隱去,她的心隱隱發痛。她忍住淚水,脫口一句:“第一是我的,你怎麼可以……”她說不出下麵的話,說不出來了,她連這個“第一”也失去了。
忘了是在幾歲時看的這篇文章,隻記得當時能感受小女孩的心情,因為麗麗也是個始終與“第一名”無緣的人,甚至因為配合家裏大人出門時間,連嚐嚐“第一個”到學校的滋味都沒有機會。
長大了,麗麗更深刻體會到“第一名”其實已幻化成色彩斑斕的翅膀,在不同的領域中現身:有人在學業中爭第一;有人在工作中搶頭榜,甚至還有人總纏著戀人,一聲一句地問:“我是不是你最終愛的人?”
有一回,朋友慧曾經心痛地對麗麗說,她沒有辦法同時擁有兩個好朋友,因為在同一個空間中,她隻能有一個最愛,因此,她經常麵臨抉擇的痛苦,而不知如何去擺平兩份並列的感情。
乍聽之下,也許有人會認為,她指的是異性的戀情,隻可惜,真實的狀況是,即使是同性的友情,也一樣令她為難。
麗麗的另一個朋友林卻全然是另一個樣:熱力四射,才華橫溢,經常是社團中令人注目的熱點,認識林的人幾乎都可以感受到他熱情的付出。跟年輕朋友通信,是撫慰年少容易受創的心;主動關懷周遭友人,更是希望在冷漠疏離的生存空間中注入一絲愛與暖意。
最近,得知他交了女朋友,麗麗忍不住揶揄他:“那現在我在你心中排第幾呀?”他想也不想,便答:“第一。”麗麗極度不相信地看著他,回應說:“怎麼可能!少騙人了。”他狡黠地一笑,然後說:“當然排第一,另起一行而已。”
麗麗笑彎了腰,不知該怪他的狡黠,還是佩服他的機智。
極端的思維方式隻會使個人無法自拔。其實,隻要“另起一行”,每個人就都是第一了,而這個世界,自然少了許多莫名的紛爭。這不也很好嗎?
學會另起一行,其實是讓你學會調整心態、心態好,人生的苦與樂、喜與悲、是與非等等,就不會再左右你的心情了。
看法不同導致結果不同
心態是我們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們成功,也能使我們失敗。
你的事業的好壞從來不是由外界決定的,而是由你的心態決定的。如果你的思維凝滯了,你的事業也會停滯不前;如果你的思想對頭,你的事業也會興旺發達。
幾年以前,法克爾到密執安州福靈特房地產經紀人委員會的一個午餐聚會上發表演講。演講之前,他與坐在他左邊的一位紳士閑談,問那位紳士生意怎樣。紳士開始滔滔不絕地抱怨生意是如何的糟糕透頂。
他告訴法克爾通用汽車公司正在罷工,在這種時候沒有人會從別人手裏購買任何東西。“事情太糟糕了,人們連鞋子、衣服、汽車甚至連食品都不買,當然也不會買房子。我好長時間連一座房子也沒賣掉,真不知道怎樣才能完成合同。”他抱怨道,“如果罷工不馬上結束,我就要破產了。”
後來,法克爾轉向坐在右邊的一位夫人,問道:“哦,怎麼樣?”
“哦,你知道,法克爾先生,通用汽車公司正在罷工……”她露出一個舒展而甜美的微笑說,“所以生意簡直像奇跡。幾個月以來,人們第一次有了空閑時間為布置理想中的家去逛商店買東西。”
“為什麼?”
她說:“有些人可以花半天時間來看一幢房子。他們從小閣樓一直檢查到隔熱層。他們測量每一英寸麵積,從廁所、壁櫥到房屋地基,無一放過。我甚至碰到過一對夫婦自己查找地界線。這些人知道罷工是會結束的,他們對美國經濟有信心,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現在買房子比以後再買要便宜。這樣一來,生意確實很興隆。”然後她很有信心地說:“法克爾先生,你在華盛頓有熟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