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經濟競爭,人才競爭,資源競爭……可以說,競爭無處不在。
然而,一個人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站穩腳跟,擁有一席之地,並不斷穩步前進,解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就要掌握一整套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是對胡雪岩一生經商成就的最好總結。
一個人要是隻知道胡雪岩做了什麼,那隻是皮毛之見。隻有理解了胡雪岩一生為人處世的精髓,才是成功地認識了大名鼎鼎的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被人們尊為商場中的楷模,更被人們當做做事的榜樣。
胡雪岩的一生,先後曆經了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四位皇帝,這一時期,清王朝正在走下坡路。當時吏治腐敗、變亂四起、列強侵擾、世風日下,正是在這樣一個亂世之中,胡雪岩在短時間內從鄉下的一個放牛娃成為錢莊的一名正式夥計,並在一個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機會結交了未來的朝廷命官王有齡。之後,他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從此便平步青雲,通吃黑白兩道,不光將生意覆蓋各行各業,店鋪遍布全國各地;而且,更讓人為之驚詫的是,被禦賜二品頂戴,賞穿黃馬褂,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紅頂商人,這在中國曆史上是極其罕見的,用鳳毛麟角都不足以形容其之稀奇。
胡雪岩的成功,關鍵就在於他深諳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技巧。
胡雪岩堪稱中國曆史上“第一”級的人物,他創造了多個“第一”:中國晚清第一大豪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與外國銀行開展金融業務往來的人;第一個獲清廷特賜二品頂戴、賞黃馬褂、準紫禁城騎馬殊榮的商人。
清朝人陳代卿這樣評價胡雪岩:遊刃於官與商之間,追逐於時與勢之中,品夠了盛衰榮辱之味,嚐盡了生死情義之道。
後人說“經商要學胡雪岩”,經商也就是在做人做事,做人要講究方式、方法,做事更不例外。
用一個也許不恰當的比喻來說,胡雪岩像水,遇到什麼環境就會變成什麼形狀。例如,在一個圓的容器裏,他就會變成圓形;在一個方的容器裏,他就會變成方形;在寒冷的情況下,他就會結成冰;在高溫的情況下,他就會變成水蒸氣……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形容未免有些誇張了,但看完這本書之後你就會覺得,果真如此!
胡雪岩的做事八法——圓融之法、變通之法、關係之法、借力之法、謀劃之法、用人之法、誠信之法、寬心之法,在其一生之中,幾乎屢試不爽。
胡雪岩一生做事以圓融為要,經商以變通為重,關係以交貴為主,借力以他人為梯,謀劃以長遠為略,用人以合適為準,處世以誠信為本,寬心以完美為終。
然而,胡雪岩也並非聖人,他也有犯錯的時候。在他事業的末期,由於時局的重大變化,胡雪岩成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最終使他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而就在胡雪岩大勢已去的時候,他仍然能夠很大氣地說:“我是一雙空手起來的,到頭來仍舊一雙空手,不輸啥!不僅不輸,吃過、用過、闊過,都是賺頭。隻要我不死,我照樣一雙空手再翻過來。”
顯赫幾十年的一代豪商胡雪岩,走過了人生最繁華的鼎盛時期,最終敗落得一貧如洗。他曾經擁有的萬貫家財和浮華一生,都沒能給後人留下基業與向往。倒是他精心創下的胡慶餘堂藥店,至今仍保持著“戒欺”和“真不二價”的優良傳統,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
胡雪岩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的智慧猶在。我們作為平凡的後人,對他的功過是非不必有太多的評論,隻是總結他成功的經驗,吸取他失敗的教訓,做好自己,就足矣。
如能真正做到拋磚引玉,乃是編者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