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趙匡胤建立北宋後,他采取了一係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結束了唐朝末年的分裂局麵,形式上基本統一了全國,封建經濟得到繼續發展。
趙匡胤在位期間,致力於統一全國。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策略,先後派兵剿滅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至其胞弟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時,複滅亡吳越、漳泉及北漢後,方才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趙匡胤於還961年及969年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畢竟自己的江山也是搶來的,他當然要以身作則了。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這誰敢不交,趙匡胤手上有中央禁軍20萬,等到北宋後期禁軍更是有百萬之多。當然,趙匡胤和漢高祖和明太祖相比,沒有大殺功臣,還是比較講義氣的。
解除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也就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麵。從此中央王朝又有了指揮天下的實力。
趙匡胤還設立了“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希望能贖回被厚臉皮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夜晚,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名字讀起來好像)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50歲。這個死因蹊蹺到爆。元芳,你怎麼看?
關於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於世,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宋太宗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說是趙匡胤生前承諾母親杜太後,日後將帝位傳給趙光義。反正沒人知道,就他倆喝酒。你把你哥喝死也有可能。戒酒保江山啊。
轉眼到了北宋中期,國家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困難危機。為什麼,因為宋太祖趙匡胤膽子也小,搶來的江山就是坐不穩當,不安心。他把一個人能管明白的事兒分要設置兩個官兒一樣大的官員。目的就是互相牽製。加上之前說的百萬禁軍,養這麼多的人吃飯,國家再有錢,也吃不消。為了克服統治危機,宰相王安石實行了變法。
北宋末年,政治腐朽,防備空虛,金兵南下,結束了北宋的統治。北宋,跪。
1127年,南宋的統治開始。南宋與金對峙,南北經濟都有新的發展。
就在這個時候,孛兒隻斤·鐵木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閃亮登場。
成吉思汗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他也的的確確的做到這一點了。
(蒙古帝國形成於13世紀初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為原大蒙古國的延伸,世界曆史上麵積第二大的帝國,也是連續性版圖最遼闊的國家。蒙古帝國的麵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裏,占世界土地麵積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為20世紀時蘇聯的1.5倍,現今俄羅斯的1.9倍。涵蓋了當時疆域內1億的人口。吉尼斯世界紀錄等官方機構和國際史學界均承認蒙古帝國是僅次於大英帝國的人類史上的大帝國。地盤大的嚇死人。
蒙古帝國的版圖擴張源於其曾發動三次蒙古西征。
成吉思汗領導的第一次西征滅了西遼、花剌子模,越過高加索山擊破欽察各部;
第二次西征於窩闊台汗在位時發動、以拔都為主帥,先後征服裏海布噶爾王國、斯拉夫各族,緊接著滅亡位於東歐大平原境內的基輔羅斯,而後擊潰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匈牙利、征服保加利亞,遠征勢力遠達意大利半島的威尼斯東北;
第三次西征於蒙哥汗在位時期、主帥為旭烈兀,滅木剌夷(伊斯蘭國家)、阿拔斯王朝以及敘利亞。
三次西征共滅了40多個國家。不得不被蒙古民族的驍勇善戰嚇尿了。)
孛兒隻斤·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四子托雷的第四子(四子的四子),元憲宗蒙哥的弟弟。他是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青年時代,便“思大有為於天下”。1251年,長兄蒙哥繼大汗位,忽必烈受封為王。1252年忽必烈即奉命征討大理。1260年長兄去世,忽必烈在開平即汗位,建元中統,開始按中國傳統的王朝年號紀年。1271年,改“大蒙古”國號為元,1272年遷都元大都(今北京)。隨後即舉兵南下,直至1279年滅南宋。南宋至此,跪,
元的統一促進了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元朝開創的行省製度,有效地管轄了全國。很可惜是少數民族建立的。也就是侵略的。所以很多人提起元朝居然沾沾自喜,我就特別不理解。
成吉思汗父輩一代蒙古部落之間有不殺不高於車輪子的男子的遊牧文化習俗。成吉思汗西征時給將領定下了規定:城池居民不抵抗,不殺居民;抵抗,殺居民。
南宋當時,死了很多人。。。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