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努力,依舊不見成果,王夫人悲憤之餘也不免憤恨。從此關起門來一心一意的教育起一雙兒女來,是要他們將來不讓那對賤人好過。
可惜這一點她做得非常失敗!長子王遠庭雖然不待見三小姐母女,但也達不到大打出手的地步,一直以來都相安無事。
沒了王夫人和各房妾室的暗害算計,心頭好生的三小姐自然就成了心頭肉!王老爺毫不顧及的寵愛嬌慣,最是會看人眼色的下人們自然是不甘落後。張夫人的生長環境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就連身為長子的王遠庭都不及,在這樣的環境下王三小姐王靜月,光看名字就知道王老爺對三小姐的寵和愛。王靜月,月同悅和樂同音,意在希望三小姐一生平安喜樂,歲月靜好。她的確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從小乖巧可人,少女時知書達禮,一直是大家閨秀的典範。一生做得最大膽最出格的事就是不顧家人反對嫁給張允化。
王三小姐情寄張允化,張允化知道,更進一步的機會,張允化是個通透人,知道獨木難支,木秀於林風必吹之的道理。要有所作為光是一個人埋頭苦幹是不行的!他當機立斷主動回應王小姐,王小姐情根深種,非君不嫁,不顧當時王老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嫁給了張允化。張允化得了嬌妻美人,禹州氏族王家的嶽家,自然是對張夫人愛護有加。兩人出雙入對琴瑟和鳴,一時傳為佳話!
王家雖然看不起白衣出身的女婿。但女兒喜歡,並且已經一頭紮了進去,怎麼都不肯回頭。為了女兒不跟著張允化吃苦,王老爺隻能不留餘力的幫助張允化。張允化有才華,有野心,不迂腐懂得變通,抓住機會很快就在禹州有了不小的影響力。
張允化是個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自知一切都是因為王靜月而來,張允化對王靜月更加上心,恩愛非凡。成親一來不納妾,不亂搞。就算成親三年都沒有子嗣,依舊如此!心疼王靜月的王老爺見此,亦無話可說,幾年來張允化的作為他看在眼裏,就算他是裝的,可做到這份上的人,也少之又少。其實隻要女兒幸福,其它的一切好談,隻要王家一天不倒,張允化就會對靜月好。離世之時他還特意將兒子女婿叫到床前叮囑一番,要兩人互相扶持,如今兩家是是連在一條繩上,無論誰出了事另一方都得不到好!
聽到王老爺子的話,聰明如張允化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連連表示“靜月對我情深義重,我定不負她。”
老爺子去後王遠庭成了王家的主人,從小不得寵的他明白怎麼做對自己才好!和張父的合作比之老爺子更進一步,強強聯合之下,很多禹州百年世家都要退避三舍。成了禹州名副其實的主事之一!出色的完成了皇上的任務,皇上高興了!自然獎賞就下來了,皇上大張旗鼓的派了公公宣紙。整個禹州都知道了!張大人是皇上罩著的,要命的就不要去動。
二十多年過去,當年的青年才俊,如今已成了中年知府,兒子張文都依舊十八了!可權勢卻不是當日可比!凡是在禹州境內,不論是那來的都要給幾分麵子!今天顧公子不顧他的麵子,就把人放在了明麵上。身為兒子的張文自然是不舒服的!看著顧公子身邊,一個像是頭領的人,眼睛閃著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