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張遼在呂布麾下得不到重用。呂布不善用人並不就證明張遼會得不到重用,但事實上張遼投靠呂布之後,是的確得不到重用的,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去查《三國誌·呂布傳》裏麵的記載,張遼在裏麵沒有被提到過一次。張遼本是有才能之人,但在呂布麾下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因此張遼有理由為自己選擇一位明主。
再次,曹操是一位明主。呂布的勢力被曹操消滅了,實力單薄的張遼不可能自立,因此他也需要尋找的勢力歸屬。那麼,張遼自然希望選一位能夠讓自己才能得到發揮的君主,在呂布多次與曹操交手的過程中,張遼不難看出曹操是一位英明之主。因此,張遼選擇投降曹操,為自己將來打算,也是無可厚非的。
張遼固然可以為呂布盡忠,但事實上並沒有那個必要,理由見上。假如張遼選擇為呂布盡忠而死,那麼可以肯定,張遼的曆史從此煙消雲散,更別說在《三國誌》上立個傳記。
張遼投降曹操,實為他自己贏得了一個未來,曹操對剛投降的張遼待遇也不錯,“拜中郎將,賜爵關內侯”。曹操厚待張遼,固然有安穩張遼之意,畢竟當時張遼剛剛投降,還沒有什麼過人表現或重大立功,但這也讓張遼看到了自己在曹操手下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在以後的日子裏自然會更加努力的去展現自己的才能。
投降曹操之後,張遼的發展空間確實更大了,他也十分努力的表現自己,《三國誌·張遼傳》載其“數有戰功”,並得到曹操賞識,升為裨將軍。
從這一點看來,張遼要比高順聰明得多,在曆史上也比高順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可是,不管怎麼看,張遼也隻是個93點武力的天武級武將呀,怎麼敢來和趙雲交手呢。
不打不知道,一打嚇一跳。
張遼雖然打不過趙雲,但張遼和趙雲交手中所體現出來的戰鬥力絕對不是個武力93的。
原來,張遼有一個技能叫做【遇強則強】,當遇到比自己強大n多的武將時,可以強行將自己的武力提升一個境界。現在的張遼表麵是天武,實際上他具備了神武的能力。馬金注意到,張遼的武力值變成了101點。這意味著他剛剛跨入了神武境界。
雖然還是打不過趙雲,但和趙雲抗一陣子是完全沒問題的。
“結束了!”趙雲覺得很沒麵子,於是怒視了一眼張遼,然後加快了攻擊速度。
嗖嗖嗖!張遼的血量直接被趙雲打的見底。
就在趙雲要讓張遼over的時候,呂布衝了過來。
呂布霸氣的一招,直接將趙雲打退了十幾步……
“我和星辰帶家將對付陳宮、高順。其他人都給我幹呂布!”馬金一咬牙,衝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