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明火滅(1 / 2)

葉小墨現在已經二十三,是個道士。當年村裏唯一的小學教書先生曾預言說葉小墨能夠有大作為,所以在葉小墨小時候在村裏讀書時候,教書先生經常照顧著葉小墨。

當時葉小墨的家人和親戚都被這位教書先生給感染了。心裏很是激動,畢竟家裏終於能夠出個大學生了。但是,葉小墨現在是個道士,一個在外負責驅魔的道士。

當然,曾經的教書先生已經不在人世了。葉小墨並沒有成為親戚朋友眼中的高材生,而是穿上了道袍給各處村莊做法事驅魔。這讓葉小墨的父親氣的落下了病根。葉小墨見家裏和同村人的眼光異樣,也再也受不了這種生活,帶上了平日裏的道服開始了自己所謂的雲遊四方。

但葉小墨並沒有去過很遠的地方。平日中自己出生的村莊就在大山裏,所以對於外麵的世界究竟是怎麼樣的,葉小墨很期待,但又很害怕。所以葉小墨決定在正式出山之前,在大山附近的山莊轉轉。就當是混混社會經驗,究竟能混到什麼經驗葉小墨自己也不知道,反正自己是肯定不會去離家近的村莊的,不然又要被人冷眼閑話了。

這一天,天氣很是晴朗,葉小墨走出剛剛寄宿過的一個土地廟。從自己腰間斜跨著的布包裏拿出了一張嶄新的,但沾了一點泥土的書信。這封書信是自己從村子裏許三爺那裏順來的,順的意思當然也不需要解釋。許三爺也是個道士,曾經是,後來改革開放後,也不相信什麼牛鬼神蛇後便脫下了道袍,但村裏偶爾需要有人做法事圖個心理安慰的時候,許三爺還是會答應下來。

葉小墨臨走的時候,去的就是許三爺的家裏。因為葉小墨覺得整個村子裏,也隻有許三爺能夠理解自己的職業了。許三爺招待了葉小墨,也勸了一番葉小墨這種出走的想法。但是葉小墨的滿腔壯誌不被理解很是憤懣,所以任憑許三爺怎麼說,葉小墨執意要走。在許三爺收拾碗筷的時候,葉小墨看到了放在許三爺書桌上的書信。

葉小墨為什麼敢拿這種很私人的東西的呢?因為隻有道士的規矩才知道,正常的書信無非是一封亞麻色或者其他眼色的信封裝著,但是在這大山附近的,關於有求於道士做法事的書信,在正常的信封中會塞錢幣,錢幣數量的多少就代表著,做法事能夠賺到多少。葉小墨瞄到書桌上的信封,用手輕輕一壓,大概有四枚銅錢的樣子。葉小墨小心了看了眼轉身進廚房的許三爺,悄悄的把信收在了懷裏。

葉小墨倒也不怕許三爺到時候會在訪者的家裏碰見,因為許三爺沒了這封信,也就不能夠去訪者家裏做法事了,見信如見人。葉小墨已經想好了一萬個理由來應付自己所能夠遇見的所有情況。

萬一有人見過許三爺,說不是許三爺本人。那就說許三爺還沒忙完上一個法事,還在來的路上。萬一許三爺自己做法事的時候來了,也正好承接了上一個話題。如果訪者非要說讓許三爺來,那就說情況緊急,不能等之類的話。總之,葉小墨手裏這封信的這戶人家,他是非去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