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388章 張濟的同化國策(1 / 2)

伏壽、董婉兒和貂蟬先後奉詔,甄氏姐妹和曹氏姐妹自然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在聖旨下達之後,精心準備一番之後,就趕赴洛陽了。

選妃的風波,就這麼過去了,張濟後宮的妃子,從二十二人增加到三十二人。

雖然不足七十二妃的一半,但卻再也沒有大臣勸張濟繼續選妃了,畢竟三十二個雖然不算多,也差不多了。

選妃風波結束之後,張濟便將目光致力於經濟和軍事的發展上。

軍權和政務,自然是被張濟牢牢抓在手中。

軍隊呢,也因為天下一統而進行了一定量的裁軍。

天下一統的時候,全國的軍隊高達兩百萬,而人口卻隻有一千多萬,已經超過了十人兵一的標準。

於是,張濟下令,裁軍,將軍隊數量將至一百萬。

當然,戰鬥力必須要提升上來。

張濟采取了三種辦法,第一,加強練兵強度,提出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口號,張濟還派出夜鷹衛和錦衣衛的人,暗中查看各大軍營的練兵情況。

第二呢,就是增加士兵的軍餉,保證軍餉比大漢朝時候翻番,保證軍餉必須按時發放到位。

第三,就是恢複了秦時的爵位製度,立功獲得爵位的士兵,地位提高。

這個地位提高,包括在很多方麵,例如稅收啊,身份啊,退伍後的婚配啊等等。

這麼一來,軍人的地位就提升了,百姓報名參軍的積極性就大大提高。

張濟的軍事改革,還算是很簡單,但僅僅三四個月的時間,就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大晉朝的軍隊戰鬥力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

經濟嘛,無非是鼓勵流民開墾荒地,鼓勵商業貿易,鼓勵各種手工業的發展等等。

這個時候,大晉朝一統之後,跟周邊各國的經濟貿易再次開始,所以,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足足能使得大晉朝的經濟再提升一個檔次。

除此之外,就是外交了。

第一步,就是分化鮮卑各部,先加劇其內部矛盾,拉攏一部分,打擊一部分。

這個效果也很明顯,因為有了鮮卑族的內應,大晉朝的騎兵北上就事半功倍,輕易就掃蕩了鮮卑的相當一部分頑固勢力。

剩下的鮮卑族,接受大晉朝的統治,被張濟編成了鮮卑八部,隨時跟隨大漢朝的軍隊,一起作戰。

晉人多,鮮卑人少,同時作戰,哪怕是死傷相當,耗也能將鮮卑族給耗光。

大晉朝雖然一統了,但張濟的目標又放向了四周的一些國家。

往北啊,往西啊,往南啊,往東啊,打仗的地方多得是。

張濟總結幾千年的曆史,決定采納以戰養戰的辦法,不能讓戰爭機器將大晉朝的經濟拖垮。

當然,以戰養戰,就使得士兵們很辛苦,因為沒有補給,全靠自己搶。

不過呢,對於能夠以戰養戰獲得戰功的軍隊,張濟也不吝嗇獎勵,所搶來的金銀珠寶啊,車馬牛羊啊,大大的獎賞。

另外,大航海時代,也在張濟的關注下,提前進行了。

墨家的一統,的確給大晉朝的航海事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篇,製造出了一種大型艦船,能夠長時間在海上航行,抗擊風暴的能力也大大加強。

大航海時代帶來的第一個好處,就是踏上了東瀛四島,輕易將還沒有什麼發展起色的倭人給征服了。

當時的倭人很少,隻有三十多萬人,張濟隻用了五萬大軍,就徹底征服了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