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如何有效地進行談判(2)(2 / 3)

如果一個談判者一開始就迅速出擊,把對手擊垮的話,那麼他稱得上具有強大的談判力。但是一般來說,談判是一個非常耗時的活動,談判雙方必須得一次不行談兩次,兩次不行談三次,對同一件事情反複討論,反複較勁兒。因此談判力在一般情況下並不表現為火山式的爆發力,而是表現為一種長期作戰、穩中求勝的耐力。即使是一個“談壇”老手,具有很強的談判能力和豐富的談判經驗,而他的對手隻是一個很少接觸談判的新手,他也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談判的勝利。因為談判雖然可以被比喻為一場戰鬥,但畢竟是一場口舌之爭,它的效能方式隻能是說服,而不可能是強迫。

基於上述原因、談判者在談判過程中必須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絕大部分談判都不可能是輕易取勝的,隻有克服許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困難,才可能最終達到擊敗對手的目的。

有些談判因為牽涉的層麵過於複雜,或者因為談判各方處於敵對狀態,隻是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勉強坐到同一張談判桌前,這樣的談判,其難度將會成倍地增加。

在我們周圍的實際生活中,大量地存在著難以解決的談判。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國與國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的關係一樣錯綜複雜。

但是我們不可能放棄談判。

既然圓滿地達成協議、實現己方的預定目標是談判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那麼談判者需要做的就是要想方設法掃除談判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克服談判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裹足不前是懦夫的行為;怒目圓睜、怒發衝冠、拚命猛衝是莽漢的行為,都是理智的談判者所不取的。

巧妙統禦話題

成功金言

兩人會麵交談時,對方的話題常是他的關鍵所在,從話題與對方的切身關係中,最容易了解對方的性格與氣質。

受到壓抑的意識經常以一種扭曲的形態表現出來,話題內容與真正欲望竟完全不一致。

不論是初次見麵或是相識已久的人,見麵時交談的話題,往往是他關心或嗜好的直接表現,一個人心中有熱衷的事,自然就會出現在話題上。比如,非常專注地投入工作的人,他的話題自然會集中於工作上,麵對這種人,無需於運用深層心理術。然而,實際上並非所有的人都如此單純、明快,有些人的關心、愛好往往沒有直接出現在話題上,特別是懷有很深的自卑感或有某種欲求不滿的人,由於壓抑的心理作用,往往以不同的話曲折地反映出來。

因此,透過話題看深層心理,應大致從兩個方麵觀察,一是從話題的內容去了解對方的內心;二是從話題展開的方式去探索真意所在。

在交談中我們應從話題的內容看深層心理。話題通常因人而異,最容易著眼的,是話題與對方的切身關係,由此了解其人的性格與氣質。關於這一點,從日本最近電視放映的幾種人談個人問題的節目中,頗能得到啟發。為了吸引觀眾對話題的關心,節目製作人或以毛玻璃擋住談問題者的上半身,或者拍攝出他們的背影。奇妙的是,其中較多的人都露骨地談及性的問題,而且以婦女居多,實際上,這些節目不過在刺激人們的好奇心,根本已失去談問題的真正意義。

除了談自己以外,許多人還會談自己的家人、工作、家事,總之,都不離開自我。在女性當中,還有些人喜歡一見麵就大談丈夫的外遇或情人女友,這表示她受丈夫影響的原因,談對方也等於在談自己,所以,這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表現。

喜歡打聽他人隱私的人,多有支配對方的欲望,漫無目標地閑談他人的人,多在驅散精神上的單調與無聊。

相反地,也有些人的話題從來不談自己,話題總是對著別人來說,或者愛談某個人的隱私,人在心理領域和身體領域一樣,也都不容侵犯。所以,喜歡談及他人的隱私,就是以語言侵犯他人的領域。若男女之間如此,就是一種深切的愛情或關心的表現,但就一般人之間來說,即有了解對方一切弱點的心理。換句話說,就是在內心深處意欲支配對方。

有時,這樣的人,談論的話題好象是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的人,如經常談新聞人物、演員、名星的隱私或醜聞。一般女性的周刊雜誌,多是靠名人的軼聞,醜聞來爭取讀者的。

此外,有個調查團曾以小型錄音機去偷錄社會主婦的談話,經分析他們發現,在談話內容中,有百分之四十三是談完全不認識的人,其次才是小孩、丈夫和自己。在這些人中,多半是沒有什麼親友而終日孤獨的人,他們和不熟悉的人隻能談不認識的人或眾所周知的名人、明星,才能找到共同的話題,去掉自己的孤獨感。現在城市裏的家庭主婦,已很少和鄰居交談,更容易產生專談不認識人的特異現象。

由此可見,喜歡談與自己無關的話題,並非出於支配欲,而與一些複雜的心理因素,去驅散寂寞無聊的心情有關。有的人是出自自己的愛憎之情,有的人是表現自己見多識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