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很快就到了崇禎年間。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自殺。
前去救駕勤王的吳三桂已經麵臨著艱難的局麵,吳三桂手下的軍力薄弱,無論是李自成還是滿清他都打不過,自立無疑是取死之道,想要活下來就必須要投靠一方。
吳三桂也是不願意當漢奸的,開始還是打算投降於李自成,可是在吳三桂去北京的路上,李自成竟然派人把他的父親抓起來嚴刑拷打,還搶了吳三桂最寵愛的小妾陳圓圓,得到這個消息,吳三桂瞬間就怒了,他知道李自成根本就沒想要接受他的投降,所以就連忙趕回山海關,投降了清軍一起來對抗李自成。
吳三桂投降之後,曆下赫赫戰功,康熙元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
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
吳三桂就是厲害,打得康熙落花流水,南方、西方,全部被占領,僅剩北京周邊地區還在清朝統治之下。康熙都準備退位出關。
然而吳三桂的各地黨羽卻離心離德,各有圖謀,而且吳三桂也年紀大了,疾病纏身。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在衡州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諡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
曆史上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被康熙平定。
然而,這不是曆史,大周朝成功打敗清兵,統一天下。
周朝平定天下,定都金陵後又遷都北京,一些製度如明朝,一些如清朝。
話說:女媧煉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補天,隻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餘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見它形體可愛,便給它鐫上數字,攜帶下凡。
京城賈府,為寧國公、榮國公之家宅。寧國公長孫名賈敷,八九歲死了;賈敬襲官,而一味好道,把世襲的官爵讓給了兒子賈珍,自己出家修道;賈珍無法無天,尋歡作樂,生賈蓉,兒媳秦可卿。
榮國公長孫名賈赦,生賈璉,兒媳王熙鳳;次賈政;女賈敏,嫁林如海,中年而亡,僅遺一女林黛玉。賈政娶王夫人,生長子賈珠,娶了妻(李紈),生了子(賈蘭),一病就死了;生女元春,入宮為妃;次又得子,銜玉而誕,玉上有字,因名賈寶玉。人人都以為賈寶玉來曆不小,賈母尤其溺愛。
賈寶玉長到七八歲,聰明絕人,然生性鍾愛女子,常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人人皆以為他將來不過是個色鬼,賈政也不大喜歡他,對他管教甚嚴。
金陵十二釵,將賈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編成正、副、又副三冊。
正冊:林黛玉、薛寶釵(二人並列第一)、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巧姐、李紈、秦可卿十二位。
副冊:香菱(情呆)、薛寶琴(情壯)、尤二姐(情悔)、尤三姐(情剛)、邢岫煙(情貧)、李紋(情穎)、李綺(情聰)、寶珠(情累)、寶蟾(情魅)、平兒(情妥)、嬌杏(情僥)、瑞珠(情殃)。
又副冊:晴雯(情勇)、襲人(情箴)、小紅(情屈)、金釧(情烈)、紫鵑(情慧)、鶯兒(情絡)、麝月(情守)、鴛鴦(情譖)、司棋(私情)、玉釧(情怨)、茜雪(情諒)、柳五兒(情折)。
36位女兒,除了賈府本家的幾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還有親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寶釵,都寄居於賈府,史湘雲也是常客,妙玉則在大觀園櫳翠庵修行。
故事起始於賈敏病逝,賈母憐惜黛玉無依傍,又多病,於是接到賈府撫養。黛玉小賈寶玉一歲。後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寶釵也到賈府,大賈寶玉二歲,長得端方美麗。賈寶玉在孩提之間,性格純樸,深愛二人無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寶釵卻渾然不覺。賈寶玉與黛玉同在賈母房中坐臥,所以比別的姊妹略熟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