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道”兩字的本義在於:對於眼前的人和事都要經過頭腦和心裏“運作”,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切入點。的確,算道對於一個想成就自己心中事的人來說,具有穩中求勝的作用。翻一翻《三十六計》和《孫子兵法》,就會發現,它們講盡了算道對於勝局的決定性作用,真可謂“小算小勝,大算大勝”;同時也說明“有算則勝,無算則不勝”的成敗之道。
那麼,如何把算道與勝局融合在自己的行動中呢?鬼穀子曾講“善算勝者,必以行道為始”,意思是:隻有知算才能勝算,隻有謀道才能成道。這一點與《孫子兵法》中講的“知己”與“知彼”的關係吻合。毫無疑問,算道是你心中的一張秘密“圖譜”,它能助你謀不可謀之事,成不可成之事,尤其能讓你以最小的付出,贏得最大的勝局。
大家知道,天下事並非皆可手到擒來,更多的是需要與之不斷地“較勁”,才能有所成。因此,你所掌握的算道多少,往往起決定性的作用——善用之,則無堅不摧;不善用之,則百試不靈。那麼,又如何運用算道呢?這正是本書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全書分析了許多有關“算道”的類型,可供大家參考:
一、攻算:不僅強調攻擊,而且著重防守。在攻防之間取得平衡,以求決定性勝局。舍去攻與守任何一方,都是違背勝道的。
二、巧算:指用智力算清自己究竟該走哪一步,又不該走哪一步。無巧則必疏,疏則必敗,更談不上什麼大勝了。
三、謀算:以智行事。世上之大事,皆出於一個“謀”字。無謀不成局,無謀不成器。學會以謀布局,則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硬傷”。
四、細算:“無細則敗”,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因此細算是你做事勝負的秘訣。什麼叫細算?即能把自己麵臨的大小局勢分割成塊,逐個盤算。
五、繞算:是指該不硬碰的就閃開。繞可通,通則勝。大凡做事,不如此則為淺簿之舉。
你在思考這些算道時,不要僅從理論上去簡單把握,應當把它們落實到實戰中,在實戰中把它們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才是真正的勝手。為此,本書又結合中國古代許多在“算道”方麵極富經驗的成功者——例如蘇秦、孫臏、劉邦、曹操、劉備、劉淵、趙匡胤、成吉思汗、耶律楚材、朱元璋、雍正、乾隆、劉墉、曾國藩、李鴻章、胡雪岩,多角度、多層次地加以分析和深化,目的就是把這些“算道”對於實戰的作用,全盤托出,對你有所啟示。
最後想說明的是:很多人不是因為缺乏智力與能力,而是因為缺乏對眼前人事思考的角度,所以難以真正形成一種行之有效的算道,而讓自己總是在失敗的邊緣上徘徊。其實,你的行動算道是始於平時的訓練,凡能注意此點者,多想一些容易造成失敗的可能性,那麼就會最大可能獲得勝局。
希望本書對你行動的準確性和取勝率有所幫助!
第一章 局算與多勝:邁不過去的就跳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