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2 / 2)

“理仁先生能來此次文會是大家的榮幸,為國取才,理仁先生辛苦了。”李平說道。

“當不起。”理仁先生麵容和藹,微笑著說。

“理仁先生來的剛剛好,守一兄正要作詩一首,還請理仁先生點評點評。”李丹開口道。

張俊偉從來沒有明說過自己是理仁先生的學生,全都是暗示別人,所以也沒有人明麵說出來張俊偉是理仁先生的學生。畢竟有些大儒是不想自己的學生四處說是自己的學生的。

理仁先生目有深意的看了張俊偉一眼。

張俊偉則故作鎮靜的站在那裏,腦子裏也開始搜索有什麼詩用在此處合適。

管他的,大不了一死,誰怕誰。張俊偉咬咬牙,拿起紙筆,張俊偉是不會毛筆字,但原主人會,隻是並不怎麼好看而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此句一出,人們不約而同的安靜下來,有的離張俊偉比較遠,看不見,則有人把此句讀出來。隻有此詩的聲音。

作為一首望月懷遠的名詩,張俊偉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已經作出。這個世界有李白,但是不知道有沒有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廣闊壯麗,尤其是生非升,更凸顯出作者的胸懷。借景抒情,恰到好處。此句乃龍頭之句。”

點評的是理仁先生,在座的士子也紛紛點頭,都是讀書人,詩的好壞大家還是能看出來的。

“不錯,這張俊偉還是有點能耐的。”眾士子自覺自己作詩開頭作不了這麼好,不過後麵怎麼樣還不好說呢。

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第一句一出,張俊偉就知道賭對了,這個世界沒有張九齡,沒有《望月懷遠》。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第二句一出,接著有人讀出來。

“情人怨恨著這漫漫的長夜,對月相思而徹夜不得入眠。這是對詩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現實,由望月而轉身就寢的矛盾心情的表述。這裏寫出多情人由懷遠而苦思,由苦思而難眠,由難眠而怨長夜的種種連鎖動作過程,也包含著有情人的主觀感情色彩。不錯,接的好。”依舊是理仁先生點評。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憐和覺這兩個詞用得好,使詩中人對遠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達,這是一種因望月而懷人,又因懷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寫法,勾勒出一個燭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單思苦,望月懷遠的幽清意境。好好好。”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因思念遠人不得相見,故麵對月華情不自禁地產生把月贈送遠人的想法。鳳尾句。好詩好詩。”

“學生獻醜了。”

“小小年紀能寫出此詩,不錯不錯,李太白當年也不過如此。”理仁先生毫不吝嗇的讚賞。這讚賞有點高。

李丹不露痕跡的咬了咬牙。“這個該死的張俊偉,有點才華還出來招搖撞騙。”他不信張俊偉是理仁先生的學生。

陸陸續續又有幾人寫詩,但是沒有一人能夠得到理仁先生的點評。

很正常,張俊偉此詩可是地球難得的名詩,可不是一群士子就能比得了的。

“守一此詩可揚名。”理仁先生又冒出一句話。

這句話可讓眾人大吃一驚。揚名?這可就了不得了。難道這張俊偉真的是理仁先生的學生?難道這是理仁先生故意的?為了給張俊偉揚名?

李平很不甘心,這場文會是他發起的,本想著借此文會好在士子之間傳播自己的名聲,等傳到理仁先生那裏會給理仁先生一個好印象,更有機會成為理仁先生的學生,別人不清楚,但是李平卻知道理仁先生可不隻是一個小小的鄉試主考官。如果能夠得到理仁先生的看好,那自己可以說是前途無量!

“既然是文會,光吟詩不寫詞豈不是此次文會最大的遺憾,不如咱們借此時機填詞一首怎麼樣?同樣的是以月亮為背景。”

李平嘴上這麼說,心裏則想,我就不信你詞還能寫的那麼好,我可是提前就已經寫好了,你現場發揮能好到哪去!別說你是理仁先生的學生,真是的話豈會來這坑蒙拐騙這麼一點錢財,理仁先生可不差那點錢。

“既然守一兄的詩已經揚名了,那守一再來寫一首揚名的詞怎麼樣,我都已經迫不及待了。”李平看似興奮的說。

這不是找事嗎?張俊偉不是傻子,李平這明顯是在針對他。剛剛偷了一首詩解決了問題,這接著又來了一個麻煩。

理仁先生則戲謔地看著張俊偉。

死就死吧!希望這個世界也沒有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