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小沙彌剛有此念頭,羅漢馬上生氣了,一把將小沙彌抓過來,把肩上的衣缽又遞給他說道:“喂,快給我拿著衣缽你還是在我後邊走吧。”小沙彌隻得羅漢的衣缽,悶悶不樂地跟在羅漢後麵。這回,走出去好長一段路。“羅漢,羅漢。”小沙彌又叫道,“怎麼啦?小沙彌。”羅漢頭也不回地答進。

“您為什麼一會兒讓我走後,一會兒讓我走前麵?你是生氣了嗎?”小沙彌在後麵悶了半天,終於發問道:“剛出家幾天的小僧,我怎麼會跟你生氣呢?別亂說啦。”“那您又是為什麼呢?”小沙彌不解地問道。“為什麼呀,回去後問你師傅就知道了。”羅漢說完便喜滋滋地繼續趕路。

小僧回來後,便把今天路上遇到的事告訴其師,並問其原因。師傅是年高壽長已有八十多歲的高僧。他聽完後,閉目沉思了一會兒,便對小沙彌說道:“你開始發願成佛,其心貴重其位是我師,諸辟支佛都應供養佛,何況羅漢呢,故那羅漢請你走在前,更不肯讓你替他拿衣缽;後你心又生悔,大誌化小,欲從小乘入涅槃,這樣,那羅漢當然就不必供養你了。”

小沙彌聽後,即便得悟,從此就專心發願從大乘入涅槃。

舍寶飾為聽一揭

過去久遠時,有一位菩薩名叫樂法。自從他投生在高貴的國王家裏,就沒中斷過對佛的傾仰,從小喜歡聽佛經做善事。到了讀佛經的年紀,便整日潛心於經文,抄寫背誦,講解理會。精心事佛的樂法菩薩,在全都城的範圍,可謂大名鼎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僅如此,他還到全國各地去求法和收集佛偈。一天,他來到一個深深的山穀裏,隻見密密的雜草長在亂石間,高高的樹幹從陡峭的石壁上伸出來,濃蔭密布,好一處幽靜之地。

樂法菩薩見四周均無人家,便往崖上走。正好崖上住著一戶人家。

“請問主人在家嗎?”邊問邊徑直走了進去。“啊,菩薩你好。”看見樂法穿著華責的衣脤,戴著珍珠寶玉的,那屋中的人便站起來答道。“其他的人呢?"“方畫幾十裏就隻住著我一個,有什麼事嗎?”那人問道。“我因為要收集佛偈,所以想人越多越好。”“呀,菩薩,算你找對人了”那人一聽高興極了,同時貪婪地盯著樂法菩薩身上的寶石和衣脤。“主人能說佛偈?”樂法菩薩感到意外。那人得意地說:“不多,不多,就隻會幾句。”“能為我說說嗎?”

“怎麼不能?”那人仿佛很不在乎,“隻要菩薩把身上的衣服和珠寶給我,我自然就說給你聽。”

樂法菩薩一聽,便滿口答應:“可以,你說就是了。”“那你得先給我衣服和寶玉珠寶。”那人執意要求,“不然就聽不到了。”

樂法菩薩二話沒說,取下珍珠寶玉綴,脫下自己華貴的衣脤,遞與那人道:“請說吧。”

那人沒想到這麼輕易躭能得到手,不禁貪心大發,話頭又變了:“菩薩,要聽此佛偈,你還得從懸崖上跳下去。做得到的話,你就先發誓,我再給你說佛偈,怎麼樣?”

出身高貴的菩薩不禁大吃一驚,問道:“主人,你通迫我跳下懸崖,到底圖個什麼好處呢,直說了吧”“我隻說佛偈,鏵是圖什麼好處,隻是怕菩薩今天舍了如此貴重的財寶,聽了佛偈後又後悔了,不定哪天會憑豪強權勢又把財寶奪回去,還會說我貪心不足,有意刁難菩薩。”那人的用心可真周全。

樂法菩薩一顆誠心全然白費,不禁心酸,但為了聽到自己珍愛的佛偈,便對天發誓道:“你盡管說吧,我終身不後悔。聽完佛偈,我即刻跳下懸崖。”

那人這才放心,為樂法菩薩說出了一句佛偈。然後,那人美滋滋地跟在樂法菩薩後麵,催促道:“你還不趕緊跳崖去!”

樂法菩薩走出門來,站在懸崖邊上俯首下視,隻見山穀底幽溟溟的,不知有幾十幾百丈深。“如果我是誠心誠意的,佛啊,不冤枉我這一生。”誓畢,便毫不猶豫地往前一縱,“我今從高崖上跳下,憑我誓言當穩穩落地,無一絲傷痕。”刹那間,樂法菩薩像飛鳥一般懸空下墜,山穀中回蕩著他的誓言。

哈哈同時也回蕩著那人的狂笑。離地越來越近,速度越來越快,樂法菩薩心中卻是一片坦然。

觸地前的瞬間,兩隻不知從何處伸出的手,將他穩穩地接住,輕輕地放在地上。

樂法菩薩安然無恙,也覺得奇怪,睜眼一看,隻見麵前立著一人。

“菩薩,你的一片至誠感動了上天,我乃四天王是也。”四天王躬身說道,隨即便風也似地離去了。

卻說那人在懸崖上見佛偈有如此神力,心生悔悟,自責不該為財迷了心竅,也“呀”地一聲從懸崖上跳下來,居然穩穩當當地落地,心裏不禁大喜。

他來到樂法菩薩的麵前,問道:“哎呀,菩薩責生為王子,享盡世間榮華富貴,對你來講沒有什麼難辦的事。可如今你竟然舍命求法,要求得什麼法呢?”

“這樣做是為了求佛道。”樂法菩薩徽笑著回答。那人聽後,對佛道產生了極大信心,便欲求進,菩薩高興地說:“佛法無邊,不拒絕任何人的善良願望。

“菩薩,說得好,請原諒我剛才利欲心,通迫你交出衣脤珠玉珠寶,我現在還給你。”那人立即將東西遞過來,可沒想到菩薩竟然堅辭不收。

“這就好比嘔吐出的接物,難道還能再吃回去嗎?”樂法菩薩正色道。

“我現在要求佛道了,怎能不還你的東西?”揮人硬要塞還給他,“你如不收,我更無地自容了,請菩薩接受我的懺悔吧!沒等樂法菩薩說話,那人又冷不丁跪在他麵前,說道:“菩薩的行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一定專心求佛,改邪歸正,成了佛後要救濟利益眾生。

佛對眾弟子說:“樂法王子就是後來的舍利弗,那說佛偈的人便是和伽利。”

殺身滅度化魔

很久以前,佛在舍衛國有個弟子叫拘提,拘提出家後,―心精進修進,得到了羅漢果,拘提心中季常高興。誰知他一高興,便將羅漢勸德忘得一幹二淨,沒有任何特殊本領了。拘提是個一心求道之人,羅漢功德消失了,他並不灰心,

又重新開始修行。他暗暗告誡自己,這次再得到羅漢果,一定不能再高興了。

一天,拘提感到渾身輕盈,心中頓開茅塞。“我得道了。”拘提心想。

果然,他又得到羅漢果。拘提時時在心中提醒自己,千萬不能再高興了。於是,他便終日悶悶不樂。結果,沒過多久,功德又消失了,他還是什麼也沒得到。

拘提毫不氣餒,又重新開始修行,一連多日求道不輟。漸漸地,他心中的障礙全除,正果終於又回來了。

這一次,拘提既不敢高興,也不敢愁悶,急得他隻想往空中騰躍,不想剛起是念便腳不離地又喪失了羅漢果。

“羅漢果為何不能在我心中生根繁衍呢?”拘提百思不得其解。

他隻好又重新開始修煉。在以後的歲月中,他又經曆了拘提被這事弄得苦惱不堪。當他第七次修得羅漢正果後,便不假思索猛地抽出劍來,一劍便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拘提曆盡了苦惱傷心和無數劫難,終於永得了羅漢果。羅漢果也結束了他的塵世性命,連同凡人的喜怒哀樂。

有一個名叫波旬的妖魔聽說了這件事,他又高興又遺憾,高興的是拘提不能輕易得到正果,遺憾的是自己沒有看到拘提的悲喜劇。波旬不甘心,要將拘提從轉世中拉入自己的控製之中,再讓他修行。讓他在正果得失中,看他的苦惱傷心,拿他開心取笑。

於是,妖魔來到比丘神住的地方,打聽拘提轉生在何方了。

比丘神在轉世薄上翻找了半天,竟然沒有拘提。他隻回答道:“波旬,拘提好像並未死,我沒有查到。”

妖魔聽到這回答,不禁心中惡意翻浦。他是不達目的不肯罷休的。於是,波旬魔又到佛所去問佛:“世間最高最尊的主,請您告訴我,那個拘提轉生何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