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張敏強初中畢業後,由於中考成績並不是很理想,隻考上了一個普通民辦高中,當時的父親還在餐館幫別人炒菜,一個月收入也就幾千塊錢,聽人介紹了一個大專院校挺不錯,考慮到自身的經濟條件,總覺得學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能要比讀三年高中劃算,父親也征求過張敏強的意見,張敏強當時的內心也很糾結複雜,但考慮到家庭條件的局限,沒多想也就同意了。
僅僅一年後,張敏強還沒畢業就從那個大專院校出來了,放棄了學習,原因是張敏強感覺呆在那個學校的一年裏,自己的青春被荒廢,找不到學習的氛圍和感覺,想自己出去奮鬥,那一年張敏強才16歲。
2.
16歲的張敏強早早就放棄了學業,步入了社會,但胸懷大誌,不甘於現狀,一心總想功成名就,腦海裏總會經常浮現各種幻想,這也給他在今後的拚搏中很大的信心。但實際上他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有多大的能耐,一直是幻想讓他義無反顧的追求。
盡管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夢想,每次回到落魄的家庭中,又會覺得很無奈,看看父親嚴肅的表情,莫名的怒火,和母親頻繁的爭吵、喧鬧……張敏強有點受不了,總想逃離這個令他煩躁的世界,仿佛張敏強已經厭煩了這種生活。
終於有一天,張敏強趁父母都不在家的時候,留下一個字條,跟妹妹說了道別。張敏強的妹妹(張小艾)比他小一歲,但她早早就沒念書,張敏強的很多學費都是靠妹妹救濟的,父親是個月光族,有點錢就會去賭博,從來沒想過家庭的事情,隻考慮自己,要說他是渣男一點也不為過;走的那一天,張敏強身上僅有幾百塊錢,隻有妹妹張小艾一個人在家,當張敏強把自己想去SH奮鬥的想法告訴妹妹時,張小艾一臉的憂愁和苦悶,一直奉欠哥哥不要離家出走。但張敏強去意已決,就像是被逼上了絕路一樣要逃避,不念妹妹的感受,毅然買好了火車票,踏上了去往SH的征程……
就在哥哥張敏強走的那一刻,妹妹張小艾哭了……
3.
這是張敏強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遠門,當時還比較稚嫩的他並沒有多少社會經驗,隻是憑著一腔熱血,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
火車上,他也在考慮妹妹的感受,也在回味過去的點點滴滴,火車開動了沒多久,張小艾打來了一個電話,那邊傳來哽咽的聲音:“你到底要去哪?”“你去那裏幹嘛?”“你快回來吧!”
張敏強沉默了片刻:“我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管我”
張小艾哽咽到:“你快回來吧,你一個人去那裏幹嘛”
妹妹張小艾總是反複念叨著這幾句話,希望哥哥張敏強能回家。但張敏強沒有回應太多,掛斷了電話,堅定了自己去SH闖蕩的決心。
張敏強這次去SH並沒有做太多的準備,僅帶了幾件夏天的衣服,一麵鏡子,一個剃須刀。心裏也沒有想好做什麼,也沒有考慮去哪裏睡,也沒想過找不到工作怎麼辦,也不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就是為了離開那個給他帶來內心創傷的家庭而離開。
4.
初來SH他並不熟悉,隻能簇擁在人群裏進出火車站,一走出火車站,他也不知道去哪兒。但心裏也不發慌,有點盲目的淡定,走到一停車站台旁,前麵來了幾輛出租車司機。
“小夥子,去哪兒呀?”司機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