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著飯盆,回味著飯香,嘻嘻哈哈地與同學從食堂中走出來。不經意地左右兩瞥,就看到教學大樓入口處赫然貼著一幅海報——“名教授、名博士係列講座之一,主題‘人才與口才’,演講者蔣昌建。”

“哇,太棒了!”看完海報,但見同學們嘰嘰喳喳、興奮不已。畢竟這種機會不多,更何況對於我們這些成天鎖在書屋裏的高三生。

做完廣播操,通知便傳達下來,‘明天下午除了高三、初三外,其它年級一律組織聽講座。”

啊……高三的我們聞此消息頓時蔫住,好失望!學校解釋說是為了不打亂高三學習安排,是這樣的嗎?我們能說什麼。正值垂頭喪氣踱進教室之時,忽聞班級同學傳來內幕,原來高三不參加的真正原因是學校誤認為高三學生對本次活動興趣不大。天哪,竟有這等誤解,全班嘩然!

於是,班級炸開了,有抱怨的、有想不通的、有不服氣的。正當他們口沫橫飛時,班中“阿滋貓”突提一建議:“去給校長寫聯名信吧!”此話一出,全班頓時響應,好建議!話剛說完,行動立刻開始,也不知到底是由誰起草的,到下午,一封簡明扼要的信便已完成。

“……聽了名教授的指引,會讓我們高三生的選擇更堅定、更科學,對我們今後的成長之路也會有著不少裨益……”沒有過多言語,但卻說出了我們的想法與願望。信已完成,可光自己一個班力量是單薄的。於是,“阿滋貓”開始去遊說相鄰班級了,都是同齡人,思想也相同,所以沒費多大勁就說通了。由於時間緊迫,決定讓相鄰三個班在第二天一早把簽名紙彙集起來。我們滿懷著希望,但卻被某班班長潑了盆冷水,他以“事到臨頭,為時已晚”勸我們不要做無用的努力。“阿滋貓”想了一會兒,說:“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隻在乎這個過程,盡了力,試過了,做過了,也就沒什麼後悔的了。”此語一出,那位班長無話可說。於是行動繼續進行。

第二天一早,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得到了近百名同學的支持。捧著簽滿名字的紙和一封沉甸甸的信,“阿滋貓”堅定地踏入校長辦公室,呈上了那封信……等待……終於,廣播操結束,通知又開始播了,聽了一個不是關於我們的信息,心裏頓時急躁起來。再等……“今天下午全校包括高三、初三的全體師生,參加名教授的演講活動。”噢!我們成功了!高三的我們感到從未有的激動,因為這次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自己的力量!

雀躍般地奔進教室,為我們的“巾幗英雄”“阿滋貓”歡呼,更為我們的活動歡呼!這時,我想起了一句話——在青春的世界裏,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變成黃金……青春的魅力,應當將枯枝展出鮮果、沙漠布滿森林,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