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銅活字(1 / 2)

午飯過後,李憲就由於另有公事,沒有再參觀下去。不過他臨走之前卻是悄悄透露給了王詵一個消息,趙頊馬上就要對漫畫行業進行限製,讓王詵提前有個準備。

當聽說限製漫畫擴張的原因居然是因為雕版工數量不足,導致傳統印刷業大受影響,王詵不由得感覺有些奇怪,大宋不是已經出現了活字印刷嗎,怎麼傳統印刷業還非要跟漫畫業的人搶雕版工?

漫畫行業的崛起影響到傳統印刷業,導致書籍雕版印刷量暴跌,這件事王詵早就知道了。

這年代文字印刷還是以雕版為主,活字印刷出現還不久,技術也不是那麼成熟,所以占的市場很小,事實上直到南宋,活字印刷也沒能替代雕版印刷,成為文字印刷的主流。

王詵本以為,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傳統印刷業沒了雕版工,應該會想著法子找出路,把活字印刷給折騰起來才對,可是那幫不思進取的家夥居然整整五個月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就盯著漫畫業搶了他們的雕版工這件事不放,現在竟是鬧到官家那裏去了,要下政策來打壓漫畫業。

王詵當然不會讓他們搶自己的飯碗,不過既然傳統印刷業的人自己沒法解決困境,王詵也隻好再費費腦筋幫幫他們了,省的那幫家夥整天就知道埋怨漫畫業,給他找麻煩。

上完課之後,王詵就去找了楊老頭,詢問關於活字印刷的事情。

楊老頭自然知道活字印刷,想了想說:“那是差不多二十年前仁宗朝的時候,一個叫畢昇的人造出來的吧,說實話這活字印刷確實很巧妙,活字可以重複利用,比雕版靈活的多,但是實際操作不是很好用。活字有泥的有木的,在排字的時候經常因為活字材料原因排不齊整,印出來的字效果很差,而且沾墨後容易黏在一起,取不下來,活字印刷還有很多其他弊端,總而言之就是沒有流傳開來,到現在書還是一般用雕版印。”

居然是因為這個原因,王詵總算是明白了,為什麼在後世名氣大的多的活字印刷現在這麼不受待見。

木活字由於材料原因,遇水容易膨脹,容易導致排版不齊,就算用膠泥製成的泥活字也問題多多,由於是手工雕刻,效率極低不說,還容易造成字大小不均勻,筆畫粗細不一,排字歪斜等等問題,而且泥活字也不易保存,很容易磕碰損壞。

拋開活字本身弊端不說,活字印刷排版也很繁瑣,極容易出錯。

原本發明出活字印刷就是為了克服雕版印刷的弊端,比如製作工序繁複,保存不便,錯誤不好修改等等,但是現在活字印刷自身的弊端反而更大了,根本沒有競爭力。

聽完之後,王詵才感覺壓力巨大,成千上萬的行業相關人士都沒能解決的問題,他貌似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既然問題是出在了材料上,王詵就開始在記憶裏思索,中國曆史上還用過哪些活字,除了木活字和泥活字,貌似也就隻鉛活字和銅活字了。

雖然這倆金屬活字肯定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能在曆史上留下名聲,定有其可取之處,退一萬步說,就是死馬當成活馬醫也好,要是真被趙頊下旨限製了漫畫的印出量,那王詵可就是欲哭無淚了。

想到銅活字,王詵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替自己做出g筆筆頭的羅老三,立馬去招呼張貴,讓他陪自己去羅老三的銅匠鋪子走一趟。

聽說是去找羅老三,張貴立馬露出一臉不善表情,說:“少爺,開封銅匠這麼多,幹嘛非得找那個背信棄義的家夥?您當時明明叮囑過他不要把銅筆頭泄露出去,可是現在全開封所有漫畫家都在用少爺您發明的這種勾線筆了,就是在羅老三那裏打出來的!要不是這裏事忙,我早就去教訓那個家夥了!”

王詵自己都忘了這回事了,說:“那你現在總不忙了吧,跟我走一趟,這就去教訓羅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