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古寺奇遇(1 / 3)

次仁尼瑪一行四人,還在廣袤的草原上行走著,仍然很少見到牧民。下午路過一處牧草肥美的小山丘,終於碰見一家牧民,眾人討了杯酥油茶,就著青稞麵團填了填肚子。

仍舊是次仁尼瑪去向牧民打聽附近的寺廟的位置,在跟牧民嘰裏咕嚕一番後,次仁尼瑪回來跟大家說,再往西北方向走到天黑,就有一座年代久遠的古寺廟,今晚可以在寺廟休息。

這無疑是個好消息,一行四人出發到現在整整兩天了,終於即將碰到第一座寺廟。

“教授,您不說這藏區大大小小上千座寺廟啊,怎麼我們走了兩天才碰到一個啊?”小刀一邊走一邊有氣無力的問到。

“藏區很大,寺廟也是沒有規律的分布,有的隔十幾公裏就一個,有的寺廟與寺廟之間上百公裏的路程。我們這是徒步,走上一天,再加上騎馬,最多也就在50公裏的範圍。”秦天也勉強維持著正常前行的步行速度,一邊走一邊回答。

隻有娜娜最輕鬆,大家都體諒她,讓娜娜獨自一人換乘著四匹藏馬往前走。

“大家跟上我,爭取天黑前趕到寺廟,要是我們錯過開飯的時間,今晚就隻能餓肚子了。”次仁尼瑪對秦天三人說。

聽到次仁尼瑪的這樣說,大家都加快了步伐。

果然,在天黑之前,次仁尼瑪一行四人眼前出現了一座宏偉的古寺廟。這座寺廟高高的圍牆,粗大的挑梁,寬寬的磚瓦,建築風格與“拉貢寺”對比,一看就讓人覺得很厚重。

次仁尼瑪跟秦天等人介紹到:“這座寺廟叫無邊寺,始建於公元8世紀吐蕃王朝時期,是藏區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現在由寧瑪派,薩迦派兩派共處一寺主持。從這座寺廟往北就到拉薩,繼續往西就深入藏區腹地了。我們先進寺吃飯休息,薩迦派活佛班珠坐床典禮也邀請我了,我想他不會介意有朋友與我同行。”

次仁尼瑪與寺廟內的僧人交流一番後,僧人帶著次仁尼瑪一行四人來到用餐的地方。

正是寺廟內用餐的時間,次仁尼瑪一行四人的到來並沒有引起眾多僧人的異樣,藏傳佛教的教規對僧人有著很嚴明的規定,就連吃飯這樣的日常小事,也要求“食而不語”。

很快,次仁尼瑪一行四人在簡單的填飽肚子後,又由僧人帶領著去參拜寺廟的班珠活佛。

“班珠活佛居住在寺廟內的多吉德殿,哪裏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壁畫古跡,一會你們正好可以觀摩。”次仁尼瑪對秦天三人說。

在這座年代久遠的寺廟內部行走,秦天三人才真正感受到它宏大的規模,要不是有僧人的帶領,秦天等人在那些錯綜複雜的回廊中,怕是早已迷失方向了。

次仁尼瑪等人在寺廟中大約行走了20分鍾,才抵達班珠活佛居住的多吉德殿外。

那名帶路的僧人示意眾人在殿外等待,然後轉身進入殿中,應該是去向活佛稟報去了。

不一會,那名僧人從殿中走出來,向次仁尼瑪微微頷首後用藏語說了一大段話,次仁尼瑪聽完後同樣以微微的頷首表示回敬,然後帶著秦天三人繼續走上回廊。

在僧人的引領下,次仁尼瑪四人來到一處清靜的別院。那名僧人對次仁尼瑪一行四人一一微微頷首後離開了。

這時候,次仁尼瑪才向秦天三人解釋到:”班珠活佛已得知我們來到寺廟,不巧班珠活佛目前在閉關修行,不方便接見我們,他安排我們在這裏住下,並特許你們可以隨意在他居住的多吉德殿四處遊玩,等他兩天後閉關結束,再接見我們。哦,對了,我提醒一下,按照規矩,你們隨便轉可以,可是手機和照相機這樣的東西不能帶出這個別院。“

聽次仁尼瑪這樣說到,秦天三人都挺開心。經過幾天的徒步跋涉,三人的體力都消耗的很厲害,正好需要調整和休息。

於是,四人住進了這處接待貴客的小別院。

秦天三人見識過拉貢寺僧人的起居生活,知道明早天不亮僧人們就會開始早課,再加上這幾天的跋涉,都累的不行了,於是看看天色不早,就各自進入房間,希望早點飽飽的睡上一覺。

第二天天還沒亮,僧人早課朗朗的誦讀聲如期而至,還好秦天三人早早有了準備,都麻利的翻起身來,穿戴好走出房間。

一晚的休息,讓秦天三人都恢複了大部分體力,他們沒有看見次仁尼瑪,猜測他應該是去參加早課去了。於是三人乘離早課結束還有一段時間,開始熟悉周圍的環境。

走出別院,回廊上空無一人,還好每隔一段距離,都點著一盞酥油燈,讓秦天三人不至於看不見路。

有了班珠活佛的允許,秦天三人放心的在多吉德殿各處轉悠。

多吉德殿,應該是寺中最高大壯觀的建築。大殿坐西朝東,外觀似有五層,內部實際隻有三層,每層的高度在5.5米到6米之間。秦天發現殿堂的底層為藏式建築,中層為漢式建築,上層為印度風格,估計當年應該是聚集了三地的工匠設計施工。

大殿之外有一周回廊,開東、南、北三座大門。秦天三人抬頭向所處的東麵門樓頂望去,隻見門樓上飾有經幢,簷下懸掛巨幅的唐卡。門左右的牆上飾有象征吉祥富貴的浮雕。門樓與左右回廊相接,廊下有雙排柱,廊壁上繪滿了精美的壁畫。

秦天三人順著回廊來到班珠活佛居住的大殿外,發現大殿分成兩部分,前為經堂,後為佛殿。眾僧就是在經堂內舉行早課。

見沒人阻攔,秦天三人便進入經堂。

秦天看見經堂麵闊七間,進深四間,兩側分別立著藏傳佛教的先驅“預世七人“銅像。眾僧有序的排坐在經堂中央的地上,誦讀著經文。秦天三人沒敢打擾僧人的早課,沿著經堂的牆角走到後麵的佛殿。

佛殿四周繪畫著千佛壁畫,殿**奉一尊用整塊巨石雕出的釋迦牟尼像。根據石雕的風化程度,秦天推斷這尊釋迦牟尼像應該在這裏端坐了很漫長的時光了。而在佛像兩側各有5尊菩薩像和1尊護法神像,看上去應該是新建造的。

佛殿的盡頭有木質樓梯通往中層,秦天三人控製不住內心的好奇,繼續往多吉德殿的中層走去。

來到大殿的中層,秦天三人看見,中層仍建有佛殿,是漢族的經堂式建築。秦天突然對廊道上一副壁畫產生了興趣,他帶著小刀和娜娜來到壁畫麵前,低聲的向小刀和娜娜解說:”這就是你們課本上印刷的‘西藏史’壁畫的原型。“

小刀和娜娜仔細的向壁畫看去,隻見這幅色彩斑斕的壁畫描述了遠古傳說中的羅刹女與神猴結合繁衍藏族的傳說故事。壁畫中,身材高大的”神猴“單腳站立在一朵蓮花上,另外一隻腳彎曲起來托住羅刹女。羅刹女的身形與神猴相比明顯小了很多,她緊緊的抱著神猴的腰,把赤//裸的身體緊貼著同樣赤//裸的神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