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 回京到府(1 / 1)

羽國屬於一個新建國家,曆史也不過於十五年,朝慶大典是羽國建立十五年來最隆重一件事,舉國歡慶。據說,羽國建立之前。這個國家南北獨立,後北王借助外族力量全國統一,號羽,皇帝龍君羽是一位賢明的郡主,羽國自由北王統一以後,羽王對南朝遺留的文武之才不拘朝廷危言,赦免廢除之策,文武重用,勵精圖治,減免賦稅,自建立以來,短短十五年,羽朝國定安康,子民安居樂業,國力日益增長。

據說,之所以羽國發展強盛,羽國的皇太後也起著很大作用,一些有用國策和賢明之舉均出於這位太後之口。對於這位皇太後,我沒真正見過,僅有的一次拜見,都是低著頭,沒有抬頭看。至於為什麼她把元潔郡主薦入方苑寺學醫。也不知道。自從穿到這裏後,真正的進宮僅有一次,其他每年的探親都是在宮外所賜的府邸。

趕了十幾天的路,在朝慶月的十二號終於回到京城宴都,對這個樸素熱鬧的京城還是有點陌生的,宴都不像現代都市那麼快速繁忙,和現代遺留的故都也沒有什麼區別,到處都透著一種淳樸與繁華,剛回來,這種市儈中的熱鬧還是不能接受的。

元府是皇帝賜予元錄將軍的府邸,府邸不大,隻有元亭元靜及管家和幾個丫鬟,母親在羽元十年嫁於吳都尉,本來母親是要帶著我們一起過去,可那時元亭元靜倔著不同意,加上吳都尉自己的子女眾多,跟著母親一起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我這個姐姐也隻好隨他們一起留在元府,現在倒也落得個清閑自由,隻是,在京都的生活,遭人歧視和白眼的事情也會發生。這也不奇怪,畢竟是古代,等級製度森嚴,元氏三兄妹所擁有的身份是由元將軍為國捐軀所得,實屬一個空架子,由於我在方苑寺學醫,身份一直隱瞞,和周圍人相處的倒還平靜,而在宮中的元亭和元靜,我想,所受的委屈,就算不說,看多了宮廷小說,想也是想得到的。

由於朝慶,元亭元靜早已在府等候我的歸來。兩個弟妹是一對雙胞胎,承襲了母親的優點,不可否認,比我這個元潔漂亮多了,老遠就見一對粉人在管家的陪同下等候著我。我還沒有下馬車,兩人都齊齊的圍上來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對這對姐弟,是來到這個朝代上天送給我的禮物了,他們在宮中所受的委屈從不表現出來,特別是元靜,在我們麵前,永遠都是帶著一副青春活潑的氣息,看到他們不禁想到了現代中我的弟妹,禁不住要對他們好。和他們自然很親。

李管家也是在我們的嬉鬧中抹著眼淚。感受著這種親情的氛圍,我的眼眶也霧蒙蒙。

李管家現在已經屬於我們元府的一份子,自從母親離開了這裏,李管家負責管理著元府的一切。府中的丫鬟也不多,都是負責元亭和元靜的生活起居,我偶爾回來團聚,實在是不能接受被人伺候的生活方式,除了和李管家,其他的仆人都不是特別的親。謝過李大人,便拉著二人和管家們一起進府。

元府是元將軍生前一家人的府邸,原本以前很大,但自從府中沒有大人掌權後,我們和管家商量賣掉了一半的府邸,這麼多年過去了,府裏沒什麼變化,還是一樣的簡樸幽靜。

晚上的接風洗塵宴自然是熱熱鬧鬧的度過,元亭元靜在那裏講著宮中伴讀的趣事,本來元府的主人就我們三人,為了熱鬧,每次的團聚宴都會讓府中所有的人一起,三個主子嘻嘻鬧鬧的,仆人們都捂著嘴巴偷偷的笑。

對於兩天後我們姐弟要參加慶典的事,兩兄妹都有極大的興趣,畢竟是孩子,元靜欣喜的說著現在的宮中已布置的如何,完全是一種孩子的好奇與興奮。

隨後的兩天,呆在府中,母親為慶典給我們派來了一位嬤嬤,幫助我們禮儀,元亭元靜因一直都呆在宮中陪伴著公主和皇子們讀書,禮節方麵根本就不需要學些什麼,隻需熟悉朝典的幾個活動程序罷了,反倒我,在方苑寺也沒有怎麼學。這個嬤嬤很是負責,出口閉口都是規矩,從走路到吃飯,步步緊跟著我,唯恐我在朝慶上出來什麼亂子。

我很煩有人在我身邊嘮叨個沒完,可見這嬤嬤如此苦心,也隻好很被動的配合嬤嬤。就這樣,兩天的時間倒也過的很快。

明天,就是朝慶了,希望一切如常進行。但心裏,對明天的進宮還是存有意思期待的。畢竟是第一次親臨古代的朝慶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