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柳家劣女初長成(1 / 2)

元豐八年三月,先皇神宗駕崩,舉國一片哀悼。百姓按例守孝3月,偌大的汴京城,商販停業,百姓噤聲,集市俱歇,靜若死城。

汴梁大道最東頭的一處府邸,卻在這樣寂靜的深夜鬧翻了天,丫頭婆子們神色慌張,行色匆匆,一位三十來歲的男子也是在門口麵色焦急的來回走動,不時地伸長脖子張望。終於,從裏屋傳出嬰兒的“哇哇”啼哭聲,全府上下方鬆一口氣,正待歡笑慶賀,就有一名婆子衝開門,哭喪著臉跑出來道:“老爺,夫人,夫人不好了……”話未說完,男子早已衝了進去。

庭院深深,假山環繞,小橋林立,斑竹依窗,這正是柳沐熙所居住的柳府紫竹苑。柳沐熙的父親是汴京城裏頗有名氣的鹽商,人稱柳員外。柳員外白手起家,中年發跡,所以很是能體會窮苦人家的難處,逢初一十五就在柳府門口擺粥施舍,方圓百裏的百姓有了難處,也都會私下裏央了府裏的管家福叔跟柳員外通融,日子久了,汴京城裏的百姓都極敬重柳員外。

柳沐熙的母親善作詩詞,精通音律,待字閨中時,才情便已遠揚。一次偶然的機會,與柳員外相識,當時柳員外尚是個不得誌的窮酸秀才,但柳沐熙的母親執意要嫁給他,成親後便跟隨他背井離鄉,日子過的清苦,但好在二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不想柳員外的生意剛有起色,柳夫人卻在產女時難產死了。

沐熙是愛妻生前留下的唯一骨血,柳員外極其寵愛這個女兒,後續的二娘又尚未產子,也一直視她如己出。府裏從小就請了私塾先生來教習,但沐熙雖承襲了母親的樣貌,卻未承襲到母親的才情,待豆蔻之年,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針線女紅,樣樣懂,卻是樣樣不通。整日裏帶著貼身丫頭素秋捕新弄奇,今兒才偷偷的溜出府去逛廟會,明兒就開始在府裏有樣學樣的表演雜扮。上午小廝們才往花園池子裏注了金魚,下午沐熙就興致勃勃的開始做薑公。先生正搖頭閉眼的講習女子三從四德,柳府的下人們卻因小姐不見了,找得雞飛狗跳,待眾人精疲力盡了,卻瞧見沐熙揉著眼睛從假山上爬下來。

雖如此,柳府的下人們在心裏並沒有怨言,隻因沐熙雖頑劣,性情卻仗義,府裏哪個丫頭病了,哪個小廝犯事被罰了,或是哪個下人的家裏遇到難事了,沐熙私下裏又是送錢又是請醫,在二夫人麵前也是百般求情,故下人們雖頭痛小姐平時的行徑,卻也並不真的惱她,隻當小姐年幼,陪著鬧一鬧罷了。

這一日午時合家用飯,柳員外看著愛女道:“沐熙,爹爹明日要去青州,此一去,沒一個月是回不來的。你在府中要好生聽你二娘的話,爹爹並不指望你跟你母親一樣才德兼備,隻望著你平安喜樂,但你也不可過於頑劣才是。”

爹爹這番話,在沐熙耳邊說過多次,沐熙早已是倒背如流,表麵上是低著頭,低眉順眼畢恭畢敬的聽著父親的教誨,但嘴角的一絲笑意早已泄露了心中的雀躍。

第二日一早兒,素秋如往常一樣踏進小姐閨房,準備服侍小姐起床。待進屋才發現,平日裏日上三竿還未醒的小姐竟已經坐在床頭穿衣。素秋是打小兒就被買進府來服侍小姐的,服侍的久了,小姐有什麼小心思,素秋就是猜不到十分,也有六七分。此時素秋看著小姐若有所思的樣子,心下一沉,暗叫不好。

正想著,沐熙已起身,由於尚未梳洗,隻穿著一件家常的碧綠翠煙衫,如雲青絲隨意綰成一個結,用帕子係了扔在腦後,一雙杏眼慵懶的眯成一條線,伸著懶腰,道:“素秋,爹爹出遠門兒了,今兒天氣又好,我們偷偷出去逛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