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蜀國青羊宮乃是一處赫赫有名的仙家修行聖地,傳說其祖師乃是太清座下童子轉世。且這青羊宮和別處的仙家洞天福地也有不同,別處仙家洞天福地多是山中水下,或是高聳入雲雲霧飄渺,或是水波蕩漾煙雲氤氳。
然則這青羊宮卻是如同凡家小觀一般,既非名山大川亦非水中仙府,也不禁凡俗人進出。
此處雖是天下聞名的仙家聖地,也是蜀國立國之教,卻是熙熙攘攘,一片繁華。
說也奇怪,別處仙家一片威嚴,反是不如青羊宮一般人人敬仰,便是有些酸話,還沒等傳將出去,就被蜀國人的口水淹沒了。
這日,從青羊縣到青羊鎮的馬車上,坐了一對道裝打扮的師徒。老道士長須翩然,好一派仙風道骨,小道士年約十三四歲,眼神靈動,眉目清秀,口齒很是伶俐。
小道士問道,“師父,怎麼去青羊宮為何要做馬車?”
老道士還沒回答,旁邊一個麵色有些灰敗的中年人,卻接口說道,“此處,是青羊宮的地盤,若無緊急情況,向來不許高來高去。”
小道士卻是一臉的差異,“可我家師父這麼窮,別處向來是不舍得坐馬車的。”
那中年人似是沒想到會有這樣一番問答,在他向來,這一對道士師徒,小道士如此發問,多半是想要飛天遁地,卻沒想到結果這是這樣一番說辭。
中年人一時驚詫,便是一口氣堵了上來,歪倒一旁不住的咳嗽起來,手撫胸口,麵上一片嫣紅。
老道士屈指在小道士頭上敲了一記,口中教訓道,“修行哪裏顧得上享受?小小年紀,偏生這許多古怪。”
說完,也不管小道士在一邊故作疼痛的慘叫,彎腰站起,來到中年人的身邊,伸出手指在其胸口點了幾下。
中年人的咳嗽立刻止住,臉色也有些好轉。
旁邊的同伴忙不迭的道謝,“謝謝道長!”
老道士擺擺手,說道,“此,雖是小徒無心之失,老道身為人師,舉手之勞,不敢言功,諸位莫要責怪才好。”
對麵又是一陣客氣,良久,聲音方才安靜下來。
那個中年人的神色也好了許多,此時開口言道,“道長如此和熙,某不是青羊宮裏的?”
老道士哈哈大笑,搖搖頭說道,“天下修道者多了,卻不是人人都是一般出處,老道如今卻是第一次去這青羊宮。”
這時小道士插口說道,“師父,這位居士身子不便,你怎麼不給他瞧上一瞧?”
老道士麵色沉了下來,斥道,“大人說話,你一個小孩子插什麼口?你又懂得什麼?”
小道士張了張口,卻是一臉委屈的低下頭,揪著包袱的一角,嘟著嘴,也不說話。
對麵似乎是覺得有些尷尬,又有些難言之處,也便沒有解釋。
一直到了青羊鎮,眾人寒暄之後下車,老道士才帶著小道士來到一處麵食小攤處,坐了下來。
老道士問道,“可是覺得自己委屈了?”
小道士抬起頭,嘟著嘴,哼了一聲又狠狠的低了下去。
老道士摸摸小道士的腦袋,說道,“你雖是好心,說的也是好意,說的話卻是錯了,你可能明白?”
小道士想了一下,搖搖頭。
老道士說道,“我等修道之人雖多,卻是多有誤入歧途,人之所貴者生,生之所貴者道也。若是尋不著自己的道,也是生而無趣。我給你起名,叫做簡知,你且說說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