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住校的兒子,望著偌大冷清的屋子,張悅心裏空落落的。這麼多年,為父母,為兒子,為家庭,付出了太多的辛苦。
年華易逝,當人人都在羨慕她生活安逸,老公事業有成,兒子學習優秀,父母生活無憂能夠安享晚年的時候,隻有她自己知道,這一切的背後,付出的是一個女人半生的幸福。如果一切可以重來,張悅最大的希望是為自己活一次。一覺醒來,張悅有點迷糊。明明隻是靠在沙發上打了個盹兒,怎麼天都黑了,自己還是躺在床的上麵?難道是多日未歸的老公回來了?想想不由自嘲的笑笑,怎麼可能?張悅摸摸身子下麵,硬硬的,不是自己習慣的乳膠床墊,分明是一張小床,這是哪裏啊?
忽然聽到外屋有說話的聲音:“陳老師,你說我家張悅考一中有多大的把握啊?”
這聲音怎麼這麼熟悉?是媽媽!
等等,這場景,這話語,這房間……如此的熟悉,這是1990年,張悅六年級剛開學的時候!難道自己重生了?僅僅一覺就讓自己回到了過去,回到了11歲的時候!
躺在床上,張悅淚流滿麵。感謝上天的厚愛,讓自己有機會重來一次。
外屋媽媽和家訪的陳老師之間的對話,張悅並沒有細聽,這次對話對曾經的張悅來說是一個轉折點,這麼多年每一個字都不曾忘卻。
張悅清楚的記得,那天家裏停電,她和妹妹早早的睡下,就在她似夢似醒之間,聽到敲門聲,是班主任陳老師家訪。
聽著外屋陳老師的回話,張悅依然仿佛夢中一般。
“張悅啊,這個孩子很聰明也很浮躁,你問我她有多大希望,我也不知道。以她目前的成績來說,正好介乎考上和考不上之間。發揮的好,考上了,也是剛剛上線,發揮不好,考不上,也不會錯幾分。所以你們最好做兩手準備,一方麵督促她學習,一方麵該找人的就直接找人吧。”
聽到這裏,張悅抹去眼淚,不由的笑了。當初正是聽到了陳老師的這句話,心裏不服,滋生了一定要爭氣的想法。拚命學習,最後是以全省前三的成績考上的一中,著實讓爸媽和老師跌了一回眼鏡,也開始了自己悲催的初中生活。
既然重新開始,張悅在心裏下定決心,這次要為自己而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再優柔寡斷了。
聽著媽媽繼續在問:“陳老師,你說,像張悅這麼大的孩子,看瓊瑤的小說,會不會有什麼問題?會不會太早啊?”
嗬嗬,陳老師的話張悅已經會背了,也正是因為陳老師的話,讓張悅仿佛拿到聖旨一般,可以肆無忌憚的看自己想看的書。
果然,陳老師在屋外說到:“你們家張悅是個心裏有數的孩子,這方麵我覺得你不用管她。對他們這個年齡來說,那些東西你說她不明白,她多少知道一點,說她明白,其實她也明白不了啥。但是瓊瑤的小說還是有她可取之處的。你看看你姑娘的作文,現在在人物外貌和內心描述方麵,同齡的孩子有幾個能比的上的?所以說,她知道什麼能為我所用。你別搭理她,不鼓勵不幹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