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把得罪人的事辦成漂亮事的10個訣竅(1 / 3)

日常生活中,辦事得罪人經常會發生。有些人認為隻要把事辦成了其它的無關緊要。而辦事高明者卻心謀長遠,既求自保又不傷人,以求把事情辦得叫人稱絕,使各方滿意。這其中的秘訣就是善於太極推手,盡量在辦事中躲避傷人旋渦,遠離是非之地。當實在無法避免時,又巧施絕招,或推給他人轉嫁矛盾;或模糊應對給人留麵子下台階;或以退為進,把讓人傷心的事變成讓人高興的事。如此辦事,豈不是皆大歡喜。

訣竅1.辦事之前,力圖揣摸清楚對方心理

人都不想得罪人,又想把事情辦成。所以你想求人辦事,就得揣摸對方的心理,看對方願不願意幫你,能幫到什麼程度,假如對方根本無法完成此任務,你求他也是無用。

在遇到所辦的事,可能要得罪人時,不妨靜下心來琢磨琢磨對方的心理。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因揣摸不出對方的心理,而使事情處在不順的境地,其實,隻要通過無意中顯示出來的態度,就能了解他的心理,有時還能捕捉到比語言表露更真實、更微妙的思想。

例如,對方抱著胳膊,表示在思考問題;抱著頭,表明一籌莫展;低頭走路、步履沉重,說明他心灰氣餒;昂首挺胸,高聲交談,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發,揉搓手帕,說明她心中有話,卻不知從何說起;真正自信而有實力的人,反而會探身謙虛地聽取別人講話;抖動雙腿常常是內心不安、苦思對策的舉動,若是輕微顫動,就可能是心情悠閑的表現。

針對不同的辦事對象,談話或請托應注意以下差異:

①性別差異。男性需要采取較強有力的勸說語言;女性則可以溫和一些。

②年齡差異。對年輕人應采用煽動的語言;對中年人應講明利害,供他們斟酌;對老年人應以商量的口吻,盡量表示尊重的態度。

③地域差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勸說方式也應有所差別。如對我國北方人,可采用粗獷的態度;對南方人,則應細膩一些。

④職業差異。要運用與對方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關聯較緊密的語言與之交談,對方對你的信任感就會大大增強。

辦事指南對所求之人的了解,不能停留在靜觀默察上,還應主動偵察,通過激發對方的情緒,迅速準確地把握對方的思想脈絡和動態,從而順其思路進行引導,這樣做易於成功。

對不同類型的人說不同的話,才能把得罪人的事辦成漂亮的事。

辦事前要看對方的需求層次。

埋頭做事者常常是事業心很強或對某事很感興趣的人,一旦開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願再見他人。這種人往往惜時如金,愛時如命。

要敲開這種人的門,首先不要怕碰釘子,還要有足夠的耐性,並且要善於區分不同情況,或硬纏或軟磨,直至達到目的。

畢加索的妻子弗朗索瓦茲·吉洛特十分愛好繪畫,一入畫室便不容有人打擾。一次她正在作畫,兒子想讓媽媽帶他去玩,便敲響了門,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到繪畫上,聽到敲門聲和兒子的喊聲,隻是回應了一聲噯,仍舊埋頭作畫。停了一會,門還沒開,兒子又說:媽媽,我愛你。可得到的回應也隻是:

我也愛你呀,我的寶貝兒。門還是沒開。兒子又說:我喜歡你的畫,媽媽。

吉洛特高興了,她答道:謝謝!我的心肝,你真是個小天使。可仍舊不去開門。兒子又說:

媽媽,你畫得太美了。吉洛特停下筆,但沒有說話,也沒有動。兒子又說:媽媽,你畫得比爸爸好。

吉洛特的畫當然不會比她丈夫--繪畫藝術大師畢加索畫得更好,但兒子的話卻句句說到了她的心裏,她也從兒子那誇大的評價中感到了兒子的迫切心情,所以最終還是把門打開了。

一個善於辦事的人,一定很注重禮貌,用詞考究,不致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因為他知道不得體的言辭往往會傷害別人,即使事後想再彌補也來不及了。相反地,如果你的舉止很穩重,態度很溫和,言詞中肯動聽,雙方自然就能談得投機,要辦的事自然也易辦成。

所以為了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必須言語和善,講話前先斟酌思量,不要想到什麼說什麼,這樣引起別人皺眉頭自己還不知道為什麼。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時要多培養一下自己深思慎言的作風,切不可不看周圍是何種狀況就脫口而出,那樣會影響到自身的形象。

訣竅2.善打太極拳,避免引起衝突

物有優劣,人有高低。高明者辦事,皆有憂患意識。所以,真正的高人,對得罪人的事,能拖則拖,能躲則躲,即使被迫趟入渾水,也要步步為營,處處設防,謹言慎行,以求自保,不誤大事。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的人物,最會辦事、最擅長辦事的,要數八麵玲瓏的鳳姐了。

在第四十六回中寫到,一天,鳳姐兒因見邢夫人找他,不知何事,忙亂穿戴了一番,坐車過來。邢夫人將房內人遣出,悄悄向鳳姐兒道:叫你來不為別的,有一件為難的事,老爺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議。老爺因看上了老太太屋裏的鴛鴦,要她在房裏,叫我和老太太討去。我想這倒是常有的事,就怕老太太不給,你可有法子辦這件事麼?鳳姐兒聽了,忙賠笑道:依我說,別碰這個釘子去。老太太離了鴛鴦,飯也吃不下去,哪裏就舍得了?況且平日說起閑話來,老太太常說老爺:如今上了年紀,做什麼左一個右一個的放在屋裏,頭宗耽誤了人家女孩兒,二則放著身子不保養,官兒也不好生做,成天和小老婆喝酒。太太聽聽,很喜歡咱們老爺嗎?這會子躲還怕躲不及,這不是拿草棍兒戳老虎的鼻子眼兒去嗎?太太別惱,我是不敢去的。明放著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沒意思來。老爺如今上了年紀,行事不免有點兒背晦,太太勸勸才是。比不得年輕,做這些事無礙。如今兄弟、侄兒、兒子、孫子一大群,還這麼鬧起來,怎麼見人呢?邢夫人冷笑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們就使不得?我勸了也未必依。就是老太太心愛的丫頭,這麼胡子蒼白了又做了官的一個大兒子,要了做屋裏人,也未必好駁回的。我叫了你來,不過商議商議,你先派了一篇的不是。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說去。你倒說我不勸,你還是不知老爺那性子的,勸不成,先和我鬧起來了。

鳳姐兒知道邢夫人稟性愚弱,隻知奉承賈赦以自保,次則婪取財貨為自得,家下一應大小事務,俱由賈赦擺布。凡出入銀錢,一經她的手,便克扣異常,以賈赦浪費為名,須得我就中儉省,方可償補。兒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聽。如今又聽邢夫人如此的話,便知他又弄左性子,勸也不中用了,連忙賠笑說道:太太這話說的極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麼輕重?想來父母跟前,別說一個丫頭,就是那麼大的一個活寶貝,不給老爺給誰?背地裏的話哪裏信得?我竟是個傻子。拿著二爺說起,或有日得了不是,老爺太太恨的那樣,恨不得立刻拿來一下子打死;及至見了麵,也罷了,依舊拿著老爺太太心愛的東西賞他。如今老太太待老爺,自然也是這麼著。依我說,老太太今兒喜歡,要討,今兒就討去。我先過去哄著老太太,等太太過去了,我搭訕著走開,把屋子裏的人我也帶開,太太好和老太太說。給了更好,不給也沒妨礙,眾人也不知道。邢夫人見她這般說,便又喜歡起來,又告訴她道:我的主意先不和老太太說。老太太要說不給,這事便死了。我心裏想著先悄悄的和鴛鴦說。她雖害臊,我細細的告訴了她,她要是不言語,就妥了。那時再和老太太說,老太太雖不依,擱不住她願意,常言人去不中留,自然這就妥了。鳳姐兒笑道:到底是太太有智謀,這是千妥萬妥。別說是鴛鴦,憑他是誰,哪一個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頭的?放著半個主子不做,倒願意做丫頭,將來配個小子,就完了呢!邢夫人笑道:正是這個話了。別說鴛鴦,就是那些執事的大丫頭,誰不願意這樣呢?你先過去,別露一點風聲,我吃了晚飯就過來。

鳳姐兒暗想:鴛鴦素昔是個極有心胸氣性的丫頭,雖如此說,保不其她願意不願意。我先過去了,太太後過去,她要依了便沒的話說;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隻怕疑我走了風聲,叫她拿腔作勢的。那時太太又見應了我的話,羞惱變成怒,拿我出起氣來,倒沒意思。不如同著一齊過去了,她依也罷,不依也罷,就疑不到我身上了。想畢,因笑道:才我臨來,舅母那邊送了兩籠子鵪鶉,我吩咐他們炸了,原要趕太太晚飯上送過來。我才進大門時,見小子們抬車,說太太的車拔了縫,拿去收拾去了。不如這會子坐了我的車,一齊過去倒好。邢夫人聽了,便命人來換衣裳。鳳姐忙著伏侍了一回,娘兒兩個坐車過來。鳳姐兒又說道:太太過老太太那裏去,我若跟了去,老太太若問起我過來做什麼,那倒不好;不如太太先去,我脫了衣裳再來。

邢夫人聽了有理,便自往賈母處。

《紅樓夢》裏要說最會見機行事的,非鳳姐莫屬。從此事中已見鳳姐兒推法之妙。今天當我們遇到得罪人的事情時,不妨學學鳳姐,打一番太極,化為美事。

辦事指南辦事打太極,一般隻用在容易傷人的事情上。遇到此類事情不要強出頭,以免惹上一身麻煩。

訣竅3.巧妙暗示,保全麵子不傷人

得理要饒人,辦事講方法。在辦事中可能會得罪人時,巧妙地通過暗示保住對方的麵子,比得理不饒人使對方惱怒的做法要高明得多。

生活中的很多事,起因複雜,當事人複雜,因此辦起事來更複雜,很容易得罪一些人。許多時候我們清楚,真理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有了道理就可以不依不饒,把事辦成。要求別人辦事,不能當麵指責,這隻會造成對方頑強的反抗,容易把事搞砸。而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則能輕鬆把事情處理好,還不會得罪人。

美國一家百貨公司的老板約翰·華納愛倫克每天都到費城他的大商店去巡視一遍。有一次他看見一名女顧客站在台前等待,沒有一人對她稍加注意。那些售貨員呢?哦,她們在櫃台遠處的另一頭擠成一堆,彼此又說又笑。身為老板當然對這一情況很不滿意,一定要糾正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但華納愛倫克卻采取了巧妙暗示、保全員工麵子的方法處理了這件事。他不說一句話,默默站在櫃台後麵,親自招呼那位女顧客,然後把貨品交給售貨員包裝,接著他就走開了。售貨員當然看到了這個情況,自咎自責的她們從此後再也未發生類似情況。

這就是既辦成事又不得罪人的藝術和絕招。

卡爾·蘭福在佛羅裏達州奧蘭多市當了許多年的市長。他時常告誡他的部屬,要讓民眾來見他,他宣稱施行開門政策.然而他社區的民眾來拜訪他時,都被他的秘書和行政官員擋在門外了。

最後,這位市長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他把辦公室的大門給拆了。他的助手們知道了這件事,也無法可想了。從此之後,這位市長真正做到了行政公開.

對那些對直接的批評會非常憤怒的人,間接地讓他們去麵對自己的錯誤,會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羅得島溫沙克的瑪姬·傑各夫人曾運用巧妙暗示的方法使得一群懶惰的建築工人,在幫她蓋房子之後清理了現場。最初幾天,當傑各太太下班回家之後,發現滿院子都是木屑。她不想去跟工人們抗議,因為他們工程做得很好。所以等工人走了之後,她跟孩子們把這些碎木塊撿起來,並整整齊齊地堆放在屋角。次日早晨,她把工人的領班叫到旁邊說:我很高興昨天晚上草地上這麼幹淨,又沒有冒犯到鄰居。從那天起,工人每天都把木屑撿起來堆好放在一邊,領班也每天都來看看草地的狀況。

辦事指南保全麵子的辦事技巧,使他人易於改正錯誤,又維護了他人的自尊。

再看一個例子:

唐·散塔瑞是賓州威明市一所職業學校的老師,他有一個學生因非法停車而堵住了學院的一個入口。這位老師衝進教室,以一種非常凶悍的口吻問道:是誰的車堵住了車道?當該車主回答時,這位老師吼道:你馬上給我開走,否則我就把它綁上鐵鏈拖走。

這位學生是錯了,車子不應該停在那兒。但從那天起,不止這位學生對唐·散塔瑞的舉止感到憤怒,全班的學生都盡量地做些事情以造成他的不便,使得他的工作更加不愉快。

他原本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處理的。假如他友善一點地問:車道上的車是誰的?並建議說,如果把它開走,那別的車就可以進出了。這位學生一定會很樂意地把它開走,而且他和他的同學也就不會那麼生氣了。

由此可見,在辦事時即使自己是對的,別人絕對是錯的,我們也會因為讓別人丟臉而毀了一切。傳奇人物法國飛行先鋒、作家安托安娜·德·聖蘇荷依說過:我沒有權利去做或說任何事以貶抑一個人的自尊。重要的並不是我覺得他怎麼樣,而是他覺得他自己如何,傷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種罪行。也就是說,即使從道理上說,你是對的,但從辦事的人情世故上來說,有理並不一定代表你就可以用羞辱別人的方法辦成自己的事。

訣竅4.容納和承認他人可以減少得罪人

人最容易產生情感變化,辦事之前如果學不會與人友好相處,陷於無秩序中,勢必會傷害他人,又怎麼可能把事情辦妥呢?

很多成功人士總能夠在與別人友好相處中把事情辦得圓滿,這到底有什麼秘訣?

對於這樣的人,人們不禁感歎:把他人吸引到自己身邊的人何事不成呢!

這真是一語中的。

人並非強迫自己喜歡誰,就能喜歡上誰。辦事也是如此。某個人或許是我們直到目前為止碰到過的最優秀的人,但是我們不見得會選他做自己的朋友。如果要問理由,那隻有一個:他不是一個能夠幫助我們成事的人。我們和他在一起覺得不自在。因為他所具有的優秀品質,讓我們感到自卑。即使這個人十分傑出,作為朋友,人們也會對他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