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事、愁事、煩事和難堪事,能否把這些事處理得成功,解決得圓滿,不僅取決於辦事者的辦事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辦事者是否掌握了辦事的策略。
一次成功圓滿的辦事過程,就像行軍打仗一樣,需要首先講究高明的策略,隻有精通辦事策略的人,才能真正把事辦得圓滿,辦得令人叫絕。
辦事的策略是做人處世智慧的高度提煉,是求人辦事經驗的歸納總結,是衡量辦事者成熟程度和能力高低的準則。
策略1.多思出奇:辦事先要思路創新
創新的思維,不僅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更是我們辦事成功的捷徑。能否在求人辦事中發揮創新的思維,往往是辦事成敗的關鍵。
提到創新,有些人總是覺得神秘,似乎它隻有極少數人才能辦到。其實,創新有大有小,內容和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創新活動不僅是科學家、發明家的事,它已經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進行創新性的活動,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麵都可以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在辦事的過程中,如果一味恪守前人的經驗,形成固定的思維方式,就會失去了創新的機會。
成大事者常常能突破人們的思維常規,反常用計,在奇字上下功夫,拿出出奇的招數,贏得出奇的效果。
洛杉磯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就是這樣一個好例。
主辦奧運會,不僅能提高主辦城市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提高主辦國的地位和聲望,而且還是一個難得的商機。然而,翻開奧運會曆史,很長一段時期,主辦奧運會都是虧損巨大的。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21屆奧運會造成的巨大虧空,市民直到今天仍在為此償還著債務。一直到他的出現,才使奧運會真正開始賺錢。這個人就是美國人彼得·尤伯羅斯。
當國際奧委會決定第23屆奧運會在美國的洛杉磯舉辦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當地市民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遊行。
洛杉磯市民遊行的消息,通過電視和報紙傳遍了美國。美國政府宣布,對奧運會不予經濟援助。洛杉磯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宣布:不準用事先發行彩票的辦法為奧運會集資。洛杉磯市政府明確表示不出一分錢,並向國際奧委會發出警告--如果要洛杉磯政府承擔奧運會經費,那麼將取消奧運會在洛杉磯舉行……洛杉磯奧運會麵臨夭折。
1978年8月,國際奧委會召開緊急會議,被迫答應奧運會經費可以不由主辦城市承擔。
舉辦奧運會,需要高額經費,國際奧委會沒有錢,美國政府和洛杉磯市民不出錢,又不讓發彩票--龐大的經費從哪裏來?
洛杉磯奧運會籌備小組一籌莫展,最後隻好向一家企業管理谘詢公司求援,希望推薦一位能人來擔任奧運會主辦人。該公司提出的人選是彼得·尤伯羅斯。他當時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但在美國卻是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
經過慎重考慮,尤伯羅斯賣掉蒸蒸日上的公司,答應出山。他認為,一個人要有勇氣冒險,敢於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而沒有風險的事不會有大的回報。此時,美國人看著他,奧運會看著他,整個世界都看著他。
1979年,尤伯羅斯正式就任美國奧運會組委會主席。他語出驚人,稱:奧運會不但不會虧本,還會有可觀的利潤。
他將如何辦好這件前所未有的大事?靠的就是思路創新。
尤伯羅斯拋出的第一個創新的高招是:把奧運會的實況轉播權作為專利拍賣,底價為2.35億美元。這在奧運會上是第一次。
尤伯羅斯又推出創新的第二招,他宣布:本屆奧運會正式讚助單位隻有30家,每個行業選擇一家。讚助者可以得到本屆奧運會某項商品獨家供應權。條件是,每家至少應讚助400萬美元。
本來不想出錢的企業心動了,讚助奧運會既能擴大企業知名度、領先同行競爭對手,又能通過壟斷奧運會商品供應賺錢,退出讚助就是把商機白白送人!這個尤伯羅斯好厲害啊!
各個行業的企業為了爭得獨家企業讚助權,你爭我奪龍虎鬥,殺得戰火紛飛,硝煙彌漫。就此一項,尤伯羅斯集資達3.85億美元。
最後,通過種種辦法,尤伯羅斯籌集到了主辦奧運會綽綽有餘的資金。
五環旗飄揚,奧運會如期舉行。
第23屆奧運會沒有虧,還盈餘了1.5億美元。尤伯羅斯本人則獲得了47.5萬美元的紅利。
他創造了奇跡!閉幕那天,尤伯羅斯應邀登上主席台,頓時,近10萬觀眾熱烈鼓掌,雷鳴般的掌聲響徹雲霄。第二年,美國《時代》雜誌刊登了尤伯羅斯的照片,尤伯羅斯一時身價倍增。
尤伯羅斯為奧運會的經濟運作樹立了一個輝煌典範。
辦事指南有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方式,就有什麼樣的結果。我們在辦事過程中無法突破時,不妨嚐試著改變一下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改變了,一切都會隨之改變。
辦事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解決難題,鍛煉自己的過程。要想提高自己的辦事能力,首先要想到別人難以想到的奇招怪招。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著手:
①挖掘自身的想像力,敢於大膽提出設想,努力打破固定的思維方式。
想像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活動形式,是大腦突破固有知識束縛的非邏輯性重組。當年英國科學家赫胥黎麵對新發現的巨蜥龍化石,大膽地提出了鳥的起源可能與恐龍有關的想像,這在當時的確與一個笑話差不多。但如今,鳥是由小型獸腳類恐龍演化而來這一學說經反複研究已得到世界科學界的普遍認可。愛因斯坦想像自己以光速運動,魏格納在地圖麵前想像幾個大陸板塊分裂後慢慢地漂移……這些都非常大膽,但他們的理論最終開創了新時代。這說明,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像力。人們隻有借助豐富的想像力,才可能提出新的設想,從而實現新的發現與創造。
②要勤於思考,麵對司空見慣的不起眼的事物也要深入思索。
蜘蛛吐絲結網的現象太正常了,誰也沒有在意。法國人卜翁卻由此開始思考人類造絲的可能,經深入研究,人造纖維走入人們的生活。落地電風扇的立柱可以升降,這好像很簡單。一位上海小學女生卻很用心地思考這一結構還可以有什麼用途。結果,結合上體育課的需要發明了升降式籃球架,產品很暢銷。這些發明創造說明,看似尋常的事物充分思索就可以產生新的創意。
策略2.精於變通:辦事需要機變靈活
變通是一種人生智慧,也是善於辦事者的法寶。麵對難以用常規方法處理的難事或愁事,就需要審時度勢,機變靈活。惟有如此,才有可能辦事成功。
在辦事過程中,有了機變,就等於擁有了一筆成功的資本。
縱觀人生中,由於人們缺乏機變、不能隨機應變而造成的錯誤與損失,數不勝數。有很多人因為缺乏機變,浪費了自己的才能或是運用不得法。還有很多種情況,由於缺乏機變,以致傷害了朋友的感情;由於缺乏機變,商家失去了顧客;由於缺乏機變,律師減少了業務;由於缺乏機變,作家得不到讀者的支持;由於缺乏機變,教師失去了學生的信賴;也是由於缺乏機變,政治家失卻了民眾的擁護。
一個人即使才高八鬥,如果他缺少足夠的機智,不能隨機應變、權衡利弊,不能在恰當的時候說恰當的話、做恰當的事,那麼他就不能最有效率地運用自己的才幹。一個善於機變的人,不但能利用他所知道的東西,而且善於利用他所不知道的東西,還能用巧妙的方法來掩飾他無知愚拙的方麵,這樣的人往往更易得到別人的信賴與欽佩。有的人之所以缺乏機變,一則是由於他們不識時務,二則是由於他們思想不敏銳。
機變的人善於交際,能迎合別人的心理。這種人初次與人會麵,就能找出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提出來作為談話的資料。他們不會過多談論關於自己的事情,因為他們深知,對方最感興趣的莫過於他們自身的事情和希望。而不會機變的人就不是這樣,他們隻喜歡談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常常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於是,這樣的人便常為朋友們所不喜歡。懂得機變的人即使對於不感興趣的事,也不會輕易在表麵上顯露。而那些不能隨機應變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罪他人,這種人如果要加入一個團體,也一定不為大眾所歡迎,不是受到冷遇,便是自討沒趣。
劍橋大學的雅基·米斯提克教授說:要想成為一個善於運用知識的人,你必須既靈活又聰明。
思維和行動的靈活性是許多傑出領導人和改革家的共有特征。但直到最近,靈活機變的能力才為絕大多數職業者所重視。
當年,茅台酒廠參加巴拿馬萬國酒類博覽會。因為到會參加展銷的酒廠很多,酒的品種也很多,一時間,人們不知道該買哪一種酒了。而當時茅台酒廠生產的酒雖然是運用傳統工藝精心釀製的佳品,但從包裝外觀和廣告宣傳上,都很難讓經銷商認可。就這樣,時間一點一點過去,酒展馬上就要結束了,推銷員開始焦急起來。這時候,他突然靈機一動,拿著一瓶酒走到人多的地方,裝作不小心,突然把酒瓶掉在了地上。酒瓶摔碎了,人們把目光都集中到了這裏。同時,酒的香氣也散了出來,人們都被這奇妙的香氣所吸引,紛紛過來詢問這是什麼酒,這位推銷員馬上忙了起來,向人們介紹他們的產品。在剩下的時間裏,他不但把帶去的茅台酒全賣了出去,而且還接到了大量訂單。茅台酒不僅因此拿到了金獎,從此更享譽全球。
這個推銷員之所以獲得成功,就是因為在自己廠的廣告宣傳處於劣勢時,利用碎瓶散酒香,吸引展客,一舉成功。這種隨機應變的靈活和機智,多麼值得我們借鑒啊!
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一位教授指出:發展變化是當今世界最突出的特點。瞬息萬變的時代特征要求你不僅要精力充沛,沉著冷靜,還必須機智靈活。靈活的應變能力不僅僅是令人稱道、美好可嘉的品質,更是迅速適應並投入陌生環境,做出突出業績所必不可少的素質--甚至是生存下來所不可或缺的。
辦事指南靈活應變的能力,要求人在辦事過程中要有機智聰明的大腦和堅強柔韌、誠實坦率的性情,要求辦事的人要把僵化的思維解凍,把執著、拘泥於固定模式的稟性拋至腦後。
具有機變靈活能力的人,常常在情緒上表現出成熟的寬容精神,並對快速變化的環境帶給人的困惑及挫折具有自我調整能力。從智力角度講,靈活性還意味著客觀地看待自我意識,跳出固有的邏輯思維模式,容納各種各樣的不同於己但更為可貴的意見。最後,靈活性會使你在麵對令人緊張的變化時,富有創造性地作出應對之舉,麵對無法避免的麻煩和從未接觸過的任務時機敏地處理--實際上也就是使你能夠敏銳地洞察到現實帶給你的機遇。
那麼,如何使你在辦事的過程中變得機變靈活呢?
①對於任何事情,都要設身處地地思考。在考慮事情的時候,要考慮到他人的利益。
②對於事情的好壞,要有迅速的辨別力。必要時,應做出讓步。
③對於人類的天生性情,比如恐懼、弱點、希望及種種傾向,都要表示同情。
④切勿固執己見,你要記住,你的意見隻是千萬種意見中的一種。
⑤無論怎樣難堪的事,要樂意承受。
⑥要有真摯仁慈的態度,這種態度能夠化敵為友。
⑦表示反對意見的時候,不應該傷害到他人。
⑧最重要的,便是有溫和、快樂和誠懇的態度。
策略3.伺機而動:找準辦事的最佳時機
辦事需要把握時機,如果抓住了最佳時機,那麼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就需要掌握審時度勢的本領,並精於伺機而動,一舉成功。
有位記者曾同美國的老演員查爾斯·科伯恩進行過一次交談。記者問的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一個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辦成大事,最需要的是什麼?大腦?精力?還是教育?
查爾斯·科伯恩搖搖頭。這些東西都可以幫助你成大事。但是我覺得有一點更為重要,那就是看準時機。
這個時機,他接著說,就是行動--或者按兵不動,說話--或是緘默不語的時機。在舞台上,每個演員都知道,把握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相信在生活中它也是個關鍵。如果你掌握了審時度勢的藝術,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與他人的關係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大事,它們會自動找上門來的!
這位老演員是正確的。如果你能學會在時機來臨時識別它,在時機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動,生活中的問題就會變得大大簡化了。那些反複遭受挫折的人經常會對毫不留情的、不懷好意的世界感到泄氣,他們幾乎永遠意識不到: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了恰當的努力,但卻在不恰當的時機放棄了。
把握合適的時間,最有可能做成某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精明的伍道夫伺機而動做通了美國國防部的思想工作,從而使因戰爭而陷入困境的可口可樂起死回生。
戰爭與飲料,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善於經營的伍道夫卻從一位正在菲律賓服役的同學那裏得到啟發。他的那位同學告訴他,在南洋那麼熱的地方,如果能喝到可口可樂,那真是舒服極了。伍道夫心想,如果前方都能喝到可口可樂,那不是可口可樂很好的出路嗎?而且當地老百姓知道了可口可樂,不是間接做了廣告嗎?興奮的伍道夫立即找到美國國防部,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不料五角大樓的官員根本就不把這種想法當回事,甚至懷疑伍道夫是癡人說夢.
伍道夫並沒有因此退卻,他想盡辦法,讓國防部知道可口可樂對前方將士的重要。於是,他組織了三人小組,寫出了一份關於可口可樂對前方將士的重要性的宣傳資料,經他修改後,成了一份圖文並茂的精美小冊子:《最艱苦戰鬥任務之完成與休息的重要性》。內容特別強調:戰士在戰場上,在可能的情況下,必須有生活的調劑。如果一個完成任務的戰士,在精疲力竭、口幹舌燥之際,能喝上一瓶可口可樂,該多麼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