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寺中大比(下)(1 / 2)

惠清像隻山雞一般掛在了樹叉上,看著慧法神神氣氣地向院子外走去,心中雖有不爽,但見那慧覺被自己的混元內力反震傷了足麵,多少也有點快慰。

惠清從樹上爬下,舒展了一會兒身子,除了遍體有些酸痛外,倒也無甚大礙。便細細回想先前與慧覺所過招數,那慧覺雖看似笨拙,渾似丈二金剛,但所練的金鍾罩武功已不能小視。慧覺、慧悟等僧向來以慧法馬首是瞻,想慧法武功定比他們要了得了,若來日在校場上遇著了,多半會盡全力與自己為難。

惠清想到此間,便知道那日比武會有些厲害之事發生,不敢怠慢,在石階前坐定,凝神回想所學的武功招術。想了一陣便即起身,又將韋陀掌、羅漢拳、少林長拳等打了個遍,雖說打的渾圓精熟,但這拳掌中沒有內力如何能傷到對手,尤其是像慧覺一樣的銅頭鐵臂之人?而自己以混元內力反震他人,則需他人以重招攻自己,難不成欲傷他人,得須站立不動任其拳打足踢?若那時混元內力不靈了,自己豈不遭殃?

惠清思想良久,覺著大比那日少不了挨些拳腳,便又抄起院子裏碼的老高的木柴,一根一根在肩上頭頂敲裂。

不覺半月已過,惠清將一套套基礎拳法練的熟不能再熟了,百無聊賴之時也曾將那十數本別派武經看了一看,倒是琢磨出了一些怪異的招數,他想留著在比拚時陷入窘境後突來幾招,少林寺僧多半自幼在山上習武,未見過別派武功,打個措手不及也未可知。

這一日寺中熱鬧非常,早課一過寺僧開始在山前廣場上聚集,一眼望去,盡是身著黃袍的慧字輩僧人,零零散散的虛字輩青衣小僧,都是前來觀戰的,或是服侍。

玄字輩有十幾位僧人在場,均高坐在上,玄慈、玄難、玄寂、玄渡、玄痛、玄淨、玄慚、玄愧等,玄生當場任裁判。高僧下首分東西兩邊,各坐有數人,均是些少室山左近的武林中人,其中有一人分外顯眼,國字臉堂,錦繡衣袍,背後立著三人,其一神態威猛,背後斜插兩柄板斧;其二一副書生俊朗模樣,顧盼間如出塵之人;其三麵容憨實,身旁立著一根熟銅棍。三人均立在那國字臉的身後,神態嚴謹,頗有主仆之貌。那國字臉身旁同坐一人,打扮的秀士模樣,但麵容白皙,皮膚細嫩,眉宇神情間盡是一股嬌媚之氣。在場的所有僧人竟無一人發現是個女流。

惠清先前見過那段正淳,已知是他,身後所立的必是他的家臣,而同坐的應當是某個**了,到底是誰惠清也一時猜不到。

玄生在場中穿行,將慧字輩眾僧排成八組,讓每組中各人輪流較量,每組出兩人,最後選出十六人。惠清被分在第六組,組內都是些年紀較輕,且瘦弱之人。知是玄生有意幫助自己。經過幾輪的打鬥,惠清與玄悲的徒弟慧觀勝出,進入前十六。

那些敗陣的慧字輩僧一齊退下校場,留下了一大塊空地,空地上隻站了十六人,其中慧賢、慧法、慧覺、慧悟、慧輪是大熱門,而年幼的慧清、枯瘦的慧觀則是冷門,並無多少寺僧眷顧一眼。

寺鍾響了兩下,由玄慈方丈示意,這十六人的比鬥開始。十六人已抽好簽,進行十六進八、八進四的比拚中,最後選出的四人將分派出山,代表少林前往丐幫、大理等地。

惠清捏著紙團,滿心希望抽到一個不能打的,如果是慧觀便好了,既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好,他的武功平平,如果遇上慧賢、慧法什麼的,不僅討不了好,還要挨上一頓。惠清將紙團慢慢展開,卻見慧法二個大字愣生生地映入眼中。想不到一來就遇到他,可真是冤案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