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眼鏡架(2 / 2)

此數值應該比兩耳上頭顱橫徑大,如果過大或過小都會引起眼鏡固定不好或是壓迫局部皮膚影響血液循環。又在鏡框前身的後邊地方的雙鏡腳間距離叫做鏡腳寬度。此寬度過大或過小也會出現上述不適症狀,並且症狀更為明顯。

鏡腳的整個長度等於從釘梢點水平至耳點並由此點繼續沿耳後下垂直至尾端的總長度。國內標準有125~150mm(每隔5mm—種型號),又依塑膠眼鏡架和金屬眼鏡架而略有不同,可臨時選用。總之鏡腳長度並不如耳上點和耳後彎曲下垂相結合部分的訂正重要。因為後兩項關係到眼鏡戴用後是否合適,不然會影響鏡片光心位置上下和鏡框前身向前的傾斜度,鏡框前身應向前傾12.5°。

如果鏡框前身向前傾較大,則鏡框前身的底邊就要接近甚至於壓迫顴部的反膚了,此種尤多見於大鏡片眼鏡和鏡腳較長的鏡架,從而引起不適並且還會因為皮膚汗液蒸發使下部鏡片出現霧氣,此時可以把鏡腳適當往上彎一彎,使鏡框前身的底邊略向前移,以便能離開顴部的皮膚,與此相反如鏡框前身的底邊距離麵頰太遠,就會影響戴用者向下看時的視線,這時可以把鏡腳向下彎一彎,即使角加大、鏡框前身的前傾加大也躭是鏡框前身的底邊內收,於是適應了向下看時的視線,但如上的校正,不能與12.5°標準相差太遠。

當眼鏡仰著平放在桌麵上時,兩隻鏡腳的上緣都應接觸到桌麵才是正常。隻要有一隻腳不接觸桌麵就是不正常。因為這樣的鏡架戴在臉上必定是傾斜的。也就是總有一個鏡腳向上翹起不落在耳朵上。此種鏡腳合攏落下放平時必定一上一下。這種眼鏡戴在臉上是斜的。

鏡腳尾部的彎度應當和耳根後弧度吻合使鏡架的鏡片的位置距離眼球的角膜頂為12mm距離,這樣睫毛就不至於摩擦鏡片,同時能保持視物較理想的鏡片地位(一般說近視眼鏡片距離眼球愈近則屈折光線的效果愈理想,所以戴用接觸眼鏡矯正近視的效果較使用一般帶框眼鏡可增加1.00~2.00)。按照以上的要求調整好鼻托和鏡腳由耳點向下的下垂部,並應注憊鏡腳尾部要密切吻合耳後外型,不應有空隙,不然鏡架會向前滑動.務使鏡架的全體重量平均而穩定地固定在兩側鼻托和兩側耳根上邊。這樣的眼鏡架戴上後,盡可參加運動,不必擔心會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