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坐落於河南省嵩山,嵩山由兩座群山組成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各擁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是在竹林茂密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當時,天竺僧人跋陀由西域跋涉兒來,得到虔信佛學的孝文帝的禮敬。跋陀見嵩山很象一朵蓮花,便有意在“花”中立寺,孝文帝遂在少室山建造少林寺供養跋陀。後來又過了三十餘年,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廣羅弟子,傳授禪宗,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開山祖師。
少林絕技,名顯於世,始於隋末。當時少林寺有十三武僧,應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參加了討平王世充的戰役,他們憑著超群的技藝,活擒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逼降王世充。勝利後論功行賞,除曇宗一人受封大將軍外,其餘十二人不願受封,回歸少林,但均獲賜紫羅袈裟,另賜少林寺大量的田地、銀兩,並賜“立僧兵”、“酒肉”等“榮寵”!自此少林寺遂以武聞名於世。
這天,在少林寺山門外來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隻見他一頭短發顯然有些怪異,一身衣服灰黑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臉上滿是灰塵炭黑,一雙鞋子已經漏出腳趾,並且渾身酸臭,讓過往的香客都一臉厭惡,連連躲開。
不用說也知道,他就是我們的豬腳段陽了。段陽從大理到少林寺可以說受盡苦頭,一路上風餐露宿,確實受了不少苦。一路上雖然做了不少梁上君子得到不少財物,不過有時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你有錢也沒有用。幸虧有武功在身否則早就掛了。你以為古代沒有火車飛機趕路容易啊!
來到了少林寺,段陽一時躊躇,不知道怎麼想辦法拜入少林派。畢竟少林派是天下第一大派,不是你想進去就進去的。
當冷靜下來,段陽一時無法,找不到拜入少林的辦法。在山門外徘徊了好久,段陽隻有先下山了。
在少室山下,段陽遠遠看見炊煙嫋嫋,顯然有人家,段陽大喜,連忙走過去。隻見一個菜園,旁邊有一顆大棗樹,上麵已經果實累累。隻見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拉著一個小男孩顯然兩人是父子,兩人在打棗子,小男孩手裏正在拿著棗子吃。紅熟的棗子飽脹皮裂,甜美多汁。段陽不由得垂延三尺,畢竟段陽一天沒有吃東西了,肚子早就咕咕直叫了。
段陽加快腳步隻見那是三間土屋,隻見屋外一張竹席上曬了一些鹹菜穀物,幾個小雞到處唧唧亂叫。
這時這對父子顯然已經發現段陽走近了,兩人都看了過來,段陽仔細一看隻見那個小男孩長的濃眉大眼,一臉英氣,小男孩十歲左右卻顯得很是健壯。段陽再看看自己,小胳膊小腿的,真的差了不少。
那中年人見段陽一個小男孩獨自一人走過來顯然覺得很奇怪,段陽上去剛剛想打招呼,那個中年人已經開口道:“小娃娃,你是不是和父母走散了,快過來伯伯這裏。”顯然中年人以為段陽是上少林的某個香客走失的孩子。
段陽見中年人如此和氣,心中一暖,畢竟來到這個世界中已經三個月,確實受了不少苦,一路上看慣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就是在現代都市裏段陽也隻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職員,沒有太多的本領,現在突然被人關心一下,不由得有點感動,覺得這個中年人心地善良。
段陽見中年人如此問自己連忙向那個中年人行禮道:“伯伯你好,請問貴姓。小子與家人走散想在這裏借宿一晚可否?”
隻見那中年人笑嗬嗬地說:“老朽姓喬,小娃娃想在這裏住幾天都行。”
段陽一愕不由得想:“姓喬?這個姓很少見,少室山下,不會這麼巧吧!”段陽有看看在一邊吃棗的小男孩“不會這貨就是以後的北喬峰吧!”
於是段陽向旁邊的小男孩道:“這位大哥,請問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