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男子動了,這二三十個人在男子的一根柳枝條下,竟然連一秒鍾的時間也沒有撐到。
慕流風站在原地,隻覺得眼前一花,一道青芒,緊接著是二三十朵血花同一時間內散落著飄出,又同一時間落下,不偏不倚圍著慕流風站著的位置落成一圈,從開始到結束隻是眨了一下眼睛的功夫。
等結束,那個白衣男子卻還站在原先站著的位置,似乎絲毫沒有動過。
“人過劍無蹤,劍出不留紅。敵身還未動,一切已成空。”劍仙果然是劍仙,哪怕手中未有劍,拿得也是路邊隨手摘得一根柳條,這二三十人也根本是不夠看的,慕流風看著眼前一劍瞬殺二三十人還能寵辱不驚的男子,心中不由喃喃自語。
而此刻,那個之前還囂張得不可一世的頭目現在早已是瞳孔放大,死不瞑目地倒在血水中,他最後念叨出的兩個字卻暴露了白衣男子的身份。
一縷青光,三分有劍氣,乃舉盛唐,便是風霜不醉玄,俠骨長青古今名,一條楊柳,兩隻芒鞋,便是曲散,一股快意,孤不寂寞!
李白,此人竟是在大唐消聲滅跡十年之久的大唐武道第一人,劍仙李白!
如今,那數百年間屹立不倒,巍峨的長安城上,還保留著他十年前的傑作,那是這位劍仙年少輕狂,醉酒後用劍氣揮灑而出的一首詩。
“棄我者去,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首詩一出,當時整個長安城乃至大唐都震動了,有人崇拜著劍仙的才華和狂傲,有人卻認為這是在挑戰大唐皇室的權威,要知道百年來,又有何人敢在長安城的城牆上題詩呢?
但武帝愛才,這件事最後也不了了之,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武帝邀李白入朝為官被拒後,李白便離開了長安城。
當半年之後李白重回人們視線中時,整個長安城卻在劍仙的劍下黯淡無光,地動山搖,沒有人知道劍仙為何會對武帝發出那樣的生死決鬥,也沒有人知道那場決鬥的結果如何,人們隻知道長安城在那一戰後,秩序又恢複了正常,武帝還是在大明宮中處理著朝政,而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劍仙卻就此不知所蹤,有人說劍仙死了,有人說劍仙敗走了。
然而此刻,當年的劍仙就這麼活生生的站在慕流風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