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是誰(1 / 1)

每當我像“思考者”那樣,托著下巴,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都會感到迷惘,我是誰?

我是誰?沙漠裏數以萬計的一粒沙?

我是誰?海洋裏深不見底的一滴水?

我是誰?宇宙裏神秘莫測的一顆星?

還是渺小的塵埃?

小時候,站在山腳下,仰望著這座被大自然專心雕刻的山,我以為山上有最好的風景。當我走到山腰,我愈發感覺山上一定更美麗。山頂上沒有那美麗的傳說,隻有枯寂,破敗。兩排站立著凹凸不平的石頭,它們不知道自己是誰,隻是麻木的站著,它們沒有注意到山外的風景,隻是頑固的看著山腳下,它們沾沾自喜……

我看到遠處連綿不絕的山脈,那一片碧綠大海,時不時伴隨著的鳥鳴聲,我的心告訴我,那裏有更美麗的東西,在等著我,或許那裏有我想要的答案。

我不斷追逐,慢慢長大,然後明白了。

我是父母捧在手上的明珠,我得到了他們的愛大於他們彼此相愛,我毫不講理的占據這份愛,這份雙倍的愛。

父母對我說:“你不能夠在起跑線上就輸掉這人生的馬拉鬆,你要不斷的奔跑,不斷的努力。”

老師對我說:“你不能不學習,不能在大家同等資源下輸掉。”

我被動的學習,被動的成長。在中考這個戰場上,被動拿起長矛,守護著自己。

讀了高中,父母突然不再對我說要不停的努力,不停的奔跑。老師不再對我說,什麼事都要盡力而為了。他們說:“我們不能規劃你的一生,你要學會自己規劃。”

我迷惘了――小學,初中,我不是一直被期待著,規劃著的嗎?我回想以前,每次重複著寫作業,上補習班,從來沒有想過自己。

那麼,我是誰?又該如何回答?父母的希望嗎?老師的寄托嗎?還是我自己這個本體?

我拿起了吉他,不斷的撥動,用笨拙的手指,彈出斷斷續續的曲,很差,但我很高興。我做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我是誰了。

我開始嚐試寫作,用那毫無墨水的大腦去構思這個世界的美好。我好高興,我想,追逐自己喜歡的,就是自己。

我可能會成為沙,成為水,但我也可能成為沙漠,成為海洋,因為我明白了自己是誰。

當我明白了,世界就大了,我不是誰,我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