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1)

《老子》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天地未成之時,混沌如雞子般。忽的一道電光在這虛空中一閃而逝,卻見那盤古大神手持一柄神斧,慢慢從那道縫隙鑽將出來,頭頂陽淸升為天、腳踏陰濁降為地。天日高,地日厚,盤古日長。經十萬八千歲,天高地厚,乾坤乃成,又盤古舍生,以身化物,日月星辰、風雲雷電、山川五嶽、江河湖海、金石雨***陽始生,五行始作,生機乃現,草木魚蟲方化形。

世界乃成,後地母神女媧娘娘感草木魚蟲獸靈智未開、生殺本能無慈悲,遂娘娘以己法相摶土造人,開其靈智,傳於智慧,賜慈悲顯愛之心。人乃始立天地之間,感陰陽變化,行五行之術存與世。

昆侖山下,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爭天下,火神煽動蠱惑民眾,使得共工不被民眾理解支持,共工怒撞不周山以立其誌,卻使天柱折斷,天崩處,傾西北而使風雨雷電交相映,地裂時,七分大地隔四洋,日月星辰變其位,民眾受其累。

女媧娘娘念世間疾苦,以天地之陰陽變化、萬物之五行生機、又取混沌始生之鴻蒙一氣煉成五色石以補天,天下始安。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因天崩時,大道亦因變而動蕩,為世間成一線生機,使得天下萬物皆可因五行之道,感陰陽變化修神煉體成仙入聖,仙神可成,亦有妖魔鬼怪應運而生。天下邪魔當道奪人生機而自立,為禍世間。

太上老君以五色石為陽剛至正之物,煉就一座鎮字碑立於昆侖山頂,以鎮天下神魔妖怪,使其不得在世間興風作浪。以保世間安定。

後西伯侯被囚於羑裏城,昆侖山上鎮字碑亦不知所蹤,星辰異位無光華,天下亂象始生,獄中文王演周易卜天下安定之策。得示渭水向,顧此文王與渭水之濱求得賢能,太公望以古稀之齡入俗解世間疾苦,又後武王伐紂,商滅周興,太公以經國濟世之大能助武王安天下。武王封太公於齊以表其豐功偉績,太公望夜觀天象顯之未平,遂取東來之紫氣以五色石煉碑於東嶽之上,以鎮乾坤動蕩,望世間安泰,顧東嶽謂之泰山。卻因太公本是凡人,無大神通立字與碑上,民稱無字碑。

遂周乃立八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