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理國內,一片熱鬧繁華景象。人來車往,好不繁忙。商賈小販吆喝叫賣,平民百姓問價購買。店老板店小二招攬南來北往的客人,過路之人吃飯住店。忽然,得得得,一匹快馬疾馳而過。皇帝段譽正與群臣在勤政殿前商議政事,神色陰沉,似有憂慮。自登基以來,大理國雖小,但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但近來由於北方的女真崛起,變得頗為憂心。忽聽侍衛進來跪倒,報:“啟稟皇上,梁侍衛有重要消息急報皇上。”段譽道:“快請!”那侍衛道:“是!”起身離去,然後傳來“傳梁永利”的話語。這梁永利本是大內高手,後因北方女真金國崛起,北遼衰落,被段譽派往金朝打探情況,稱之為探子或奸細。不多會,一中年漢子急急進來,撩衣跪倒,道:“微臣梁永利叩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段譽說道:“免禮平身。朕不是說過,這些繁文縟節全免了嗎。有什麼消息快講。”梁永利道:“謝皇上。啟稟聖上,微臣在金國打探到一條重要消息,金國要大舉進攻北宋!”此言一出,舉朝震驚。頭發已然變白的皇帝段譽更是震驚不已,問道:“此消息是否真實可靠?”梁永利說道:“臣敢確定這消息真實可靠。”段譽聽後,臉色更加陰沉,更加憂心,過了一會,茫然說道:“諸位愛卿,你們有什麼看法?”禦史段文說道:“陛下,臣以為,如果消息屬實,那可大事不好。宋朝和平日久,兵士羸弱,戰鬥力差,積重難返,而女真人驍勇善戰。如兩國交戰,恐怕宋軍一瀉千裏,金人長驅直入,那時定會危及我朝安全,望陛下早作打算。”丞相劉良順也道:“陛下,段禦史所言在理。微臣以為,應該向北宋急告這個消息,並做好援助北宋的準備。還望陛下三思。”段譽未置可否,沒有說話。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等齊聲道:“請陛下慮及國泰民安,早作決定!”段譽方才說道:“此危及我大理之軍國大事,隻有早作準備,方能確保我大理國泰民安。”然後向禦史段文道:“段愛卿,朕命你出使宋朝,告知宋皇趙桓此事,速去速回,不得有誤。”段文道:“臣遵旨。”後又命兵部尚書做好兵馬糧草準備;命梁永利再去金朝打探,如有重要消息,速速報知,梁永利領命而去。一切安排完畢之後,宣布退朝。而後,向另一大內高手薛慶忠道:“薛愛卿。”薛慶忠忙道:“臣在。”段譽道:“薛愛卿,你辛苦一趟,前往西夏天山靈鷲宮我二哥處,我即刻修書一封,你轉交與他,讓他做好準備,不得有誤。”薛慶忠道:“是,皇上。”段譽又道:“我現在修書一封。”隨後,急急給二哥虛竹修書一封,交給薛慶忠,然後說道:“你在去天山之前,先去一趟雁門關,替我拜祭一下我大哥喬峰。”薛慶忠道:“請陛下放心。”然後領命而去。
退朝回到內宮,皇後王語嫣見段譽愁眉緊鎖,悶悶不樂,柔聲問道:“段郎,你怎麼了,今日何事讓你愁雲滿麵,一言不發?”段譽歎了口氣,說道:“我今日在朝堂上得知,金國要大舉攻宋,恐危及我大理安全。大理一小國,哪能抵禦得了,這我才擔心不已。”王語嫣安慰道:“段郎不必過分擔心,想那金國地處偏遠北方,距離我國尚遠,中間還隔有北宋和西夏。並且宋朝國大,女真人在勇猛,也不可能占領整個北宋國境,更不可能打到我大理境內,段郎也不必考慮那麼多。”段譽聽後,方才略略寬心,說道:“但願如此。”
侍衛薛慶忠領命之後,回至家中稍做準備和交待,收拾一路必需之物,包好書信,帶些銀兩,帶上青銅寶劍,牽上白馬,這就要上路。薛夫人李氏抱著隻有兩歲大的孩子,上前囑咐道:“夫君此去路途遙遠,不知千裏萬裏,艱險甚多。萬望夫君小心在意,希望不出什麼事才好。我母子盼望夫君早日歸來。”說完,十分難過,就要傷心落淚。薛慶忠說道:“夫人不要傷心,我很快就會回來。這一路雖遠,但有這千裏白馬和一柄青銅寶劍,路上決計不會出什麼事的,請夫人放心。好好照顧咱們的昊兒,我這就去了。”夫妻之恩比海深,自是難舍難分。但有聖命在身,不得不分。為了不讓李氏更加傷心,薛慶忠沒有再說什麼,跨上馬鞍橋,一聲“駕”,飛奔而去,隻留下夕陽下,薛夫人遠望夫君遠去傷心的情形。
一路無話。這日下午來到雁門關下,經過一座山,正是當年大俠喬峰自絕之地,阿紫姑娘亦自殺追隨,虛竹、段譽等人就將他們厚葬於此,並立碑言:俠肝義膽義兄喬峰之墓;阿紫墓碑上文:聰穎可愛義妹阿紫之墓。薛慶忠曾聽段譽說過喬峰之事,並為其為國為民義薄雲天所感動,對其佩服之至。今又受皇上段譽所托,是以很遠處就跳下馬來,將馬拴在一棵樹上,默默向喬峰墳墓走去。走到墓前,但見墓碑卻十分幹淨,並沒有什麼灰塵落葉,十分奇怪,但也沒有多想。按照段譽吩咐,薛慶忠首先在喬峰目前跪倒拜上三拜,心中默念道:“願喬大俠在天之靈安息!”然後又在段譽之妹阿紫墓前拜上三拜。拜完之後,剛準備起身離去,忽聽左方不遠處傳來舞槍耍棒之聲。薛慶忠初始並未在意,打算走。這時又有一蒼老的聲音傳來:“風兒我孫,你要好好練功,將來長大成人,學習喬爺爺,做一個於國有功於民有利的行俠仗義之人,不可辜負了爺爺對你的期望。”薛慶忠感到好奇,就站住沒動,想聽一聽下麵的談話。隻聽得那叫作風兒的少年以稚嫩的聲音答道:“爺爺,我知道。可是……”那被叫爺爺的老伯問道:“可是什麼?你不想練功麼?”風兒說道:“爺爺,不是。孫兒隻是有一事不明。爺爺你常說喬爺爺武功蓋世,並且胸懷俠義心腸。他當年為何要自絕身亡,還不如或下來,為國為民多做好事呢?”薛慶忠聽至此,倒想繼續聽下去,因當年段譽言及此事,並未詳細說明。隻聽那老伯說道:“孫兒你還小,可能還不懂這些江湖上的事。其實,正是緣於他的俠義心腸和忠心為國,不死是於國不忠,於俠不義,他這才以死以謝國家。我講這些,你現在可能還不明白,等你長大了就理解了。”風兒道:“可是,喬爺爺不是阻止了耶律洪基入侵咱們大宋媽?”那老伯歎道:“喬大俠是契丹人,他感到是對遼國不忠啊!”風兒卻以大人的口吻說道:“想不到區區一個契丹小族,也能出這麼一個大英雄,真是讓不少漢人也慚愧至極!”薛慶忠很吃驚,想不到一個小孩能說出這樣的話。隻聽那老者說道:“是啊。所以我一輩子在此守墓,就是為了替天下人感謝他。”聽到這句話,薛慶忠十分感動,就決定去拜訪他們。牽著白馬走向他們所在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