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謝喚鄭玉曦她們三人之間的矛盾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淡掉,也沒有到了大動幹戈局麵,而是保持彼此不相往來,也許這是最好的結果。
人與人之間一旦出現了隔閡,任憑如何修複也難以恢複如初。這就如同一個人得了某種慢性疾病,要想控製住可能輕而易舉,可要想徹底根除絕非易事,何況這慢性疾病種類多如牛毛,而最難治的是需要一一對症下藥。
自從那次事情之後,鄭玉曦有所收斂,想必心中的怨氣也消散了不少。即使不會對楊子謝喚他們惡語中傷,但也沒有寬宏大量到與他們嘻嘻哈哈。說句公道話,鄭玉曦確實受到傷害,不管過程如何,她終究是受害者,但一切惡果都需要由她承擔,這無可厚非。因為從她踏入楊子和謝喚他們之間感情那一刻起,她注定要失去一些東西。
後來到了一年一度的換屆大會鄭玉曦和楊子都退出了學生會。也許是經過她們倆這麼一鬧,有些人提議將兩個部門進行合並,本來是想著分散開有利於管理,其次也算是一個良性競爭,但起不到多大的用處,反而在在同一個部門的人彼此不來往交流,於是還是決定讓兩個部門又重新組合在一起,而下一任的部長由韓姍姍擔任。她們之間的恩恩怨怨隨著她們離去也在學生會消失殆盡了,不過楊子和我依舊保持一些聯係,可我再也沒有聽楊子提起過任何有關鄭玉曦的事。我想她們住在同一屋簷下,卻能彼此心平氣和,時光讓兩個人都成長了不少。對於鄭玉曦,在那認識她那短短的日子裏我始終還是對她保持著一種陌生感,以至於我並沒有真正了解過她,而是半路上聽過一些有關她的事和看到有關她一些事而已。可能是由於與楊子的認識,內心有意無意地疏遠了她,如果她們兩個互相交換了身份或者我們認識的時間,我相信我和鄭玉曦與楊子與我之間沒有什麼差別。
鄭玉曦的退出沒有讓楊子和謝喚走得更遠,反而兩人像蓄發已久的壓力鍋一樣隻要輕輕地一開便能衝向雲霄。兩人一直不知什麼原因處於冷淡的關係,雖然保持著男女朋友的關係,可兩人關係早已名存實亡了,沒有了初戀情侶的濃濃情意,也沒有曆經磨難的相輔相持兩人的彼此珍惜,更沒有共同走過大半輩子的夫妻彼此信任。兩人誰都不願說出那一句,在他們心中彼此都經過那種痛苦,即使沒有了愛意,也假裝如此,隻為了那一點點尊嚴,相互之間忍讓,默默地等待對方開口,沒人願意做那個別人眼中的負心人、無情無義的人。
他們的關係一直維持著度過了漫長的大學生活,直到畢業那天雙方終於有了分手的理由,所謂的畢業季分手季,默契地去了不同的地方,默契地不聯係對方,默契地就這樣分開了。
畢業後的楊子找了一份文職類的工作,在一家公司裏做銷售總監助理,她拿到第一份工資便邀請了我出來吃咖啡,也是從那時我也才得知他們已經分手了,可那時候的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女朋友。其實也是從那時得知楊子內心中對這段感情始終抱著不甘心,沒有真正地放下這段感情。即使她對這段感情失望透頂,內心還是渴望得到謝喚的挽回以及他的悔改,或許一切還有可能,卻不願開口承認和爭取,任隨著感情破裂,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我們兩人相約在一家咖啡廳,在那裏我靜靜地聽著她感歎人生。
“我現在過得很痛苦,最好的青春都花在那個人的身上了,我特別後悔當初為什麼不狠下心來跟他分手,也不至於現在落得如此的下場。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踏實靠譜的人,早晚有一天可以幹出一番事業來,默默地站在他的背後支持他,當初他能當上主任,還是我鞍前馬後去拉著人給他投票,支持他。沒想到他非但不上進,還好高騖遠,天天想著一步登天,最終在學生會地位還是到了盡頭。後來他為自己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放下手頭的工作嚐試去創業。他信心滿滿跟我說在這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每分每秒都是機會,我也極認同他的看法,但也明白別人同樣看到這些,風險依舊潛伏著。他自以為是第一人,今天幹這個生意,明天和朋友搞那個,我也從來沒有責怪過他,心想著多嚐試未必是壞事,為說不定也能幹出一番事業來,苦難是暫時的。直到他把我存的一些錢敗光,我才清楚他當初吹噓並非為了得到我的支持,而是為了伸手向我要錢罷了,要知道這些錢也是我辛辛苦苦做家教一點一點存的。每次我看著這血汗錢一點點地消失了,心痛如割,得到不是以後我們會雙倍掙回來的,而是毫無在意地嘲諷,這個時代這點錢還能做什麼,他也不想想是誰努力掙錢來支持他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