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學生會招新(1 / 3)

我再一次見到楊子師姐是學生會麵試的時候了,也是從那時我才算是真正了解楊子師姐,也從中得到一些與她相關的事情。

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加入學生會可以說是一件光榮輝煌的事情,甚至有的人認為是沒有學生會的大學不算完整的大學,就跟沒有掛過科,談過戀愛,逃過課的大學一樣。我也不知道最初說出這些話當時的語境是怎樣的,或許隻是一種調侃,但我清楚知道大學是否精彩,是否成功,這些起不到決定性因素。不管以後大學生活吹捧、申請各種優惠政策與獎金還是畢業找工作上的簡曆,甚至談得上是經曆大學校園生活的必需品等等,這些都是這個已經與大學融為一體的小社會團體的功勞。

當然也有不少人不太同意這個觀點,認為即使沒有加入學生會,大學生活一樣可以過得精彩,沒有學生會還有社團,宿舍,同鄉會,校外活動之類。同樣也不排除這個可能,隻是大多數的福利還是屬於那一部分人。如果你不埋怨所謂公平,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承受住所謂的孤獨,不關乎這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藐視那些好處,那麼恭喜你,也許你隻是走著自己的道路。也許你會被當成異類,也許你當做碌碌無為的人,但你依舊是你,不一樣的你,絲毫不影響你的成功,活出自己的精彩。

每逢學生會招新的時候,校園裏擺滿了一排排攤位,紅彤彤的大帳篷巧妙連成幾天平行線,色彩斑斕的宣傳單滿天飛,吆喝聲響徹雲霄,人山人海,你擁我擠,你推我拉,一張張懸掛在大本營的海報引人注目。

各個部門都使出渾身解數,派出最強的陣容坐鎮大本營,要麼是窈窕淑女,苗條身材,長發直腰,一身白裙,天使般甜言蜜語,清爽可口的臉蛋,看著直流口水,要麼幹淨利落,落落大方,一頭與肩並齊的短發,緊身短褲搭著一件襯衣青春活力的女孩,著實讓人心生愛慕之情。

當然除了美女之外,自然少了帥哥,旁邊總會站著一兩個梳著油光發亮的頭發,一身休閑褲配上白襯衫,盡顯大長腿和強悍的體格,路邊的女孩無疑停下腳步,偷偷喵幾眼,更有站在遠處直發呆,嘴裏不停地默念“好帥啊”,更有的直接拋媚眼給對方。

一場活動除了主角之外,總會少不了一些配角。反觀那些配角可就沒有這麼好命了,不能隨時隨地喝著水,坐在椅子上,搖著扇子,頭頂著大帳篷安安靜靜地等待別人的到來,或者是同伴所帶來的。他們隻能頂著大太陽,在烈日下出現在新生有可能出現的地方,類似飯堂前,生活超市前,回去宿舍的必經之路,這當然是為了防止一些漏網之魚。雖然如果一個人有意願要去幹什麼,他一定會主動想盡辦法去得到,以至於達到目的。但也不排除一些同學消息不靈通或者一時忘記了,這也是沒有不可能的。

每個攤位上的海報才是獨出心裁,什麼搞笑幽默版,誇大其詞版,耐人尋味的,各種各樣的引人注目。

“波濤洶湧、血管膨脹、熱情飽滿--體育部”,“吃喝拉撒睡,樣樣精通的才藝部”,“女神的集合點--女生部”,可是望眼過去,這個部門的女生遠不如其他部門的。我對這個部門設立的初衷十分好奇,這個部門到底為何產生,難道專門為了組織一些相關需要的女生,可平時無論是活動人員還是禮儀小姐,要麼從各個部門挑選一些人,要麼類似與禮儀小姐、模特有專門的組織。換一種說法,為什麼沒有男生部呢,這是我至今都弄不清楚這個部門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直到後來我發現居然有女生節這個節日,同樣沒有男生節,我才清楚女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存在的群體,自然不能相提並論。肯定有人反駁道,有光棍節啊,隻是叫法不一樣而已,可婦女節有如何解釋,那是針對大齡剩女的吧?算了,不討論這個了。

“想要攻克閨蜜的男朋友或者嫂子,那就來我們公關部”,“騎著掃把去環遊世界,指點江山--安委部”,“想要更好拉攏人員開黑或者逛逛街,那就來我們組織部”,“為了世界和平,我們動起來--誌願者協會”,這一個個標語讓人哭笑不得,不得不佩服高手在民間。

更有吸人眼球的,“想要去偷窺女神的閨房,一覽無遺,那就來我們自律會”,後來我才知道其實這個部門就是負責晚上督促熄燈睡覺的,那些人的確可以去了女生宿舍那邊,但也局限於一部分人,畢竟還有男生宿舍。其實也不用過於羨慕那些可以去女生宿舍的人,他們連門都沒進去過,想著就算沒能見到這些女生的真麵目,也能看看他們生活作風,到時候可以好好說上一番,卻隻能在冷風中輕輕地敲著門,低聲細語地說道“同學,十一點已到,請關燈,謝謝”,有時惹得別人的反感,非但沒有得到感謝,反而遭到辱罵。男生宿舍那邊更是有的直接慫對這些人,滿口髒話,什麼“關你妹”,“吵死了,滾”,“我就不關奈我何也”,甚至有些人輕聲細語模仿他們說話,有的還特意變身成娘娘腔那樣,想要借此來侮辱他們。可是這些人隻能忍著內心的委屈,假仁假意地表示感謝,說不定內心早已痛罵幾百遍。沒辦法,他們害怕這些人到時候投訴,被部長狠狠痛罵一頓還算是輕的,要是連職位被撤銷了,那才是真正臉上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