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牽引(1 / 2)

萬物之間,輪回不止。

一花一葉之,皆是生命。

生於萬物,死滋萬物。萬物皆有因緣。

相信嗎?

命運是存在的。

蒼翠的樹在這高大巍峨的山中佇立著。

鬱白身穿漢服腰係幽蘭紋精細的一串小鈴鐺,一雙潔白細長的手把散發著沁人心脾外觀華美的古琴摟在懷中。

腰間佩戴的鈴鐺發出清脆悅耳的鈴鐺聲回蕩在這深林中,配合著鳥鳴,增添著深林之中的寂靜。

修長的身影在林中穿行,到達山頂之上。

山頂的邊沿上有座小小的亭子,亭上刻寫著清風亭,但字跡被腐蝕的有些模糊。

亭子周圍是有些雜亂的野花野草。

微薄的雲霧彌漫著,似人間仙境。

這小亭中隻有著一張陳舊的石桌與圓形的石椅。

鬱白稍微的整理了一下,把古琴放在石桌上,指尖挑動著琴弦,悠揚的樂聲,隨風傳遞,餘音渺渺,不絕如縷。

清風拂過鬱白那柔順的長發,睫毛微微顫動,俊秀的臉上有著宛如明月般的眼睛。皎潔、空靈、帶著點對一切萬物的愉悅。

專心彈奏著自己自創的琴曲,把音樂寄托與山水之間,借著古人先輩的經驗,鬱白把音樂發揮到了一個極致。

鬱白的畢生的夢想就是想能夠超越那個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能利用琴音引動天地的那個盲人師曠。

雖然鬱白感覺有些誇張,但音樂在鬱白的認知裏便是音樂取於自然,自然賦予人帶有情緒的音,那麼人應該歸還於自然,音樂不隻是為了取悅人類,那樣隻是小道。

音之大道便是令自然愉悅,使精神為之升華。

憑著自我的努力與領悟年僅18的天才鬱白用手中的樂器響徹了整個世界,彈奏中的音律可以調動著每一個人的情緒,悲歡離合。每一曲都是一段人生。

有人稱他的琴音為魔音,甚至還因為鬱白的琴聲出現了宗教,以他的的琴聲為信仰。

無數人為鬱白的琴曲著迷,為求聽一曲拋千金。

然而道存在於大自然,鬱白為了尋找著那縹緲的道不為俗物所拘束。

今天,鬱白心中受到一絲的牽引,指引著他獨自一人來到了這座高山之上。

這裏的一切那麼的符合著自然的規律之美,鬱白相信這次一定在音樂上有所突破。

心之湖波瀾不驚,一切風平浪靜,但這往往是驚濤駭浪的前奏。

鬱白感悟著內心的情緒,把情緒與周圍的一花一草相結合,手隨心而動,雙目微閉睫毛隨著微風顫動了幾下。雙手仿佛不受控製的在琴弦上跳動,宛如跳躍的精靈。

此時鬱白感受到了一絲微不可覺的異常,不斷地搜尋著,在這其中最深處鬱白發現了異常之覺的來源,慢慢的鬱白發現虛無的四周浮現著無數個五顏六色的光點跳動著,似微小的精靈帶著靈動。光線線條徘徊在光點的邊緣,鬱白嚐試著用線串聯起這些浮動光點。笨拙的嚐試著忘我的沉浸在其中,沒有注意周圍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