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似乎和我們開了一個玩笑。他使我們努力地想要去了解、領悟人生,但當我們大概也許快要明白的時候,我們也就該去見上帝了。

在我們不斷探尋的道路上,前方總是有許多不同的風景,它們使我們或迷茫,或惶恐,或悲傷……太多太多的東西阻擋著我們去了解人生的真諦了,但每當你成功的跨越過一次障礙,擊敗一次困難,你總能在不知不覺間離真相更近一步。匍匐在困難的腳下,放任自己苟且的活著,到頭來卻發現這都不是你所想要的。這是第一點,不要屈從於眼前的困難。

不要企圖跨越人生的某一個步驟,就像打怪升級一樣,你不可能在你還是一隻菜鳥的時候就打敗一個大boss,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可能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懂得五六十歲人的滄桑,但五六十歲的人卻能擁有十幾歲的心態。擁有一些本不該是你這個年齡段所擁有的,反而會給你徒增煩惱,讓你更加痛苦、迷茫罷了。學業上的越級並不能使你的精神上一樣出眾,即使一切看上去並沒有什麼問題。

認清自己,對自己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和看法,一定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要將自己困在一張自己為自己編織的名為夢想的網中。有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會超出甚至遠遠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當我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變得難以實現時,我們才意識到:呀,或許有點兒多了。

然後我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每天都在不斷的減少,少到令人發指的地步,最後甚至幹脆不幹了,反正那麼多,我也做不完,結果就是自己玩兒的挺開心,有時把老師氣的夠嗆,上學補作業累的要死,知識一點也不會。不知道當你在考試的時候麵對卷子上的“天書”時,心裏會不會湧現出一種感覺叫做追悔莫及呢?

一個人的墮落就是從內心上對自己的一點點的放縱開始的,或許一次的放縱並不能力即顯示在某一件事物上,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隻要能懸崖勒馬,再晚也不算遲。有一句話說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當你真正嚐到放縱自己的惡果,實在想要回頭彌補也就難了,畢竟放縱容易,奮起難,嚐過“甜頭”之後再讓你吃苦或許就有些困難。畢竟享樂,容易吃苦難。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就像吸毒容易戒毒難一樣。對自己的放縱就好比是精神上的鴉片,你可能沉迷在這種安逸與享受當中。在當你再次麵對苦難的時候,你就會對之前的安逸與享受更加的渴望,不斷放低對自己的要求與底線,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不要認為自己是一個天才,雖然世界上的天才千千萬,但一定不會是你,你可以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瘋子,就是那種對某一事物執著到所有人都認為你瘋了的那種。當所有人都認為你瘋了的時候,恭喜你成功了。當然那個時候我並不認為你還會在乎這些。

最後引用我從老師那裏聽來的一句話作結:

你的平凡來源於你對自己的放縱。